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中共进城以后,在短短的两三年内,民间报纸消亡殆尽。本研究以《大公报》、《文汇报》两家声望卓著的民间报纸为中心,考察报纸和报人的改造何以可能发生、又是如何发生?更进一步地,探讨既有新闻范式在面对激烈政治变迁之时,其组织、理念、操作和范例将发生何种变异? 本研究引入新闻范式这一概念以及政治变迁与新闻范式变迁关系的理论框架,以建国初年中国私营报纸改造的案例,观照不同政治变迁情形(温和政治变迁与激烈政治变迁)之下的新闻范式的变迁,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两种政治变迁形式之下新闻范式变迁的形式与机制异同。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为:在激烈政权变迁的前提下,只存在新闻范式的更替,而无并存的竞争性新闻范式;其次,激烈变迁之下的新闻范式变迁的主导者并非新闻机构及其从业者,而是新的政治权力本身;再次,作为新闻范式立身之基的组织和制度发生了突变(这种变化体现在人事权、媒介所有权、编辑权和发行权等方面);最后,激烈政权变迁之下的新闻范式变迁的四个层次(分别为组织与制度、新闻理念、新闻操作规范与新闻范例)呈现出作为行动主体的新闻机构及其从业者能动性逐个递增的趋势。 由该个案与其他温和政治变迁的个案之对比可以看出:新闻组织与制度、新闻理念(认知地图层面的格式塔意义世界观)、新闻操作与新闻范例四个层面发生变化时,新闻范式将发生全面更替。在对比相似个案的基础之上,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新闻改革中行动者努力对组织-制度造成冲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