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拟球藻环境适应能力强、光合效率高,能够积累较高含量的油脂以及二十碳五烯酸(EPA)。本论文以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 C170为实验对象,研究了藻细胞油脂与EPA积累的影响因子以及相关生理基础,并通过添加代谢中间体促进油脂及EPA积累。主要结果如下:以尼罗红为荧光染料,二甲亚砜为渗透促进剂确定了测定微拟球藻油脂含量的最佳染色条件:激发波长480nm,发射波长565nm,二甲基亚砜20%,尼罗红浓度1.5μg·mL-1,染色时间20min,细胞密度0.9-3.1×107cells·mL-1。染色藻细胞的相对荧光强度与油脂含量线性关系良好(R2=0.9923),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到胞内脂肪体呈现明显黄色荧光。对微拟球藻油脂及EPA积累的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氮浓度为42.5mg·L-1时,藻细胞EPA比例最高可达总脂肪酸的18.76%。氮浓度为12.5mg·L-1时,油脂含量最高为细胞干重的29.17%。Fe3+浓度为6.51mg·L-1时,生物量和油脂含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0.54g·L-1和22.03%。盐度为24‰时,藻细胞生物量及产率最大,分别为0.52g·L-1和42.99mg·L-1·d-1。盐度为54‰时,油脂含量高达细胞干重的33.68%。pH为8.5时,藻细胞生物量和油脂含量达到最高,EPA含量在pH5.5时最高。采用低氮培养模式分析油脂与EPA相关性以及藻细胞相关生理特性。藻细胞在培养6d后,油脂含量升高至细胞干重的23.07%,蛋白含量和EPA比例分别降低至31.31%和8.13%,脂肪酸中C16:1和C18:1的比例显著增加,最高可达23.04%和12.15%。通过透射电镜对藻细胞超细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胞内叶绿体比例下降且类囊体降解严重,并可观察到明显脂肪体形成。添加不同代谢中间体分别考察藻细胞油脂及EPA变化规律。发现培养液中添加乙酸和丙二醇能够显著促进藻细胞油脂积累,相比对照油脂含量分别提高了17.2%和31.5%。采取高盐并添加乙酸和丙二醇的分段式培养策略,藻细胞油脂含量高达43.38%,为对照的1.6倍。添加乙醇不利于藻细胞生长而有利于EPA积累,4%乙醇浓度下EPA比例最高,与对照相比提高了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