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加深,对于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甚一日。然而接连曝出的问题食品一度让民众陷入深深恐慌,安全本是食品的基本属性,如今却降格成了一种奢求。食品安全关乎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紧迫且重要。基层监管位于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线,效能高低直接影响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整体质量。本文选择小店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了国内学者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文献;然后结合实地观察法对小店区的食品安全监管现状进行阐述;接着对小店区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深入研究;最后以点带面提出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近年来,小店区十分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稽查办案、政务服务、打造民生工程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群众对于安全食品的要求之间还存在不小差距。由于监管力量无法胜任监管任务、监管手段缺乏创新、执法依据不足、食品安全信息公布机制缺失、问责机制混乱等原因,导致存在食品安全监管流于形式、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常常受阻、食品安全监管手段缺乏科学性难以促成长效监管、食品安全信息披露不到位、监管人员选择性执法等问题。针对小店区基层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本文从健全监管机制、丰富监管手段、调动社会监督和提升监管者能力四个方面提出建议。首先,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其次,通过推动信息共享实现协同监管、开放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推动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等方法优化监管手段;再次,引导社会公众、行业协会、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最后,通过加强业务培训、优化基层人员结构、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等方式提升基层监管人员的能力和履职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基层的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