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前后对阴虚火旺型围绝经烘热患者的平均24小时烘热积分的变化及对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的影响,深入探讨治疗围绝经烘热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理,为临床上选择最佳治疗阴虚火旺型围绝经烘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围绝经烘热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按照1:1的比例,共入组病例为6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1例,其中,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最终纳入分析的病例数为29例。治疗组给予清心滋肾汤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清心滋肾汤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综合疗效、平均24小时烘热积分、性激素水平、中医证候改善积分的变化,并于治疗20周后进行随访。结果:本临床试验两组病例的年龄、病程、平均24小时烘热积分、性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65%,对照组为65.52%,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平均24小时烘热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下降(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有差异性(P<0.05),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治疗后血中E2水平均较前升高(P<0.01),二者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4.两组患者治疗后血中FSH及LH水平较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FSH、LH水平方面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改善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在改善腰膝酸软、口干便秘、手足心热症状方面较单纯中药组明显(P<0.05)。6.治疗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患者的平均24小时烘热积分仍低于单纯中药组。7.治疗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患者的LH水平仍低于单纯中药组。结论:从症状改善情况看,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但针药并用对阴虚火旺型围绝经烘热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单纯中药组好,且维持时间长,尤其对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便秘改善明显。可见围绝经烘热患者经针刺治疗后,效果可以维持得更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