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系团是宇宙中最大的引力束缚系统,其最亮的成员星系(也称作最亮团星系,英文BrightestClusterGalaxy)是星系形成与演化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目前关于最亮团星系的恒星质量性质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整体性质及演化上.普遍认为从红移z=1至今,最亮团星系的总恒星质量增长了大约2倍左右。详细研究星系内部恒星质量结构与演化需要依靠多波段面源测光技术和星族合成技术。然而对中、高红移星系进行多波段面源测光处理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关于大质量星系恒星质量结构与演化主要有两个理论:星系间小并合(minormerger)主要致使星系外围恒星质量的增加;主并合(majormerger)使得星系恒星质量由里至外都增加。 本文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HST)观测得到的从近紫外、光学到近红外的多波段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利用天文图像处理和分析软件SExtractor、IRAF/ellipse等,对CLASH巡天的25个星系团中最亮成员星系进行了高精度的多波段(共计11个波段)面源测光处理,得到了25个中等红移(0.180.4和z<0.4,对比研究了两个红移范围内星系在静止坐标系(Rest-frame)下I-波段的面亮度轮廓(正比于恒星质量密度轮廓)。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得到了25个中等红移(0.180.4)最亮团星系的恒星质量轮廓。从z>0.4(中值z=0.544)至z<0.4(中值z=0.346),最亮团星系内部(r<4kpc)恒星质量增长约24.51%;外围(4kpc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