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子的天基核爆探测方法研究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oxin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武器能够对飞行器进行大范围攻击,破坏信息支援系统,在战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监测防范。我国九五期间开始研究天基核爆探测技术,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此为背景开展基于中子的天基核爆探测方法研究。首先,对基于中子的天基核爆探测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根据中子的产生、传输以及探测过程,给出了相应的核爆位置、核爆当量、核爆时间的计算思路。接下来根据探测原理的不同,提出了两种核爆位置、当量的计算方法:一种是基于中子传输时间的方法,另一种则是基于中子传输方向的方法,并分析了空间物理传输损失、探测器形状、系统采样时间精度、探测器材料消耗等几个主要的因素对这两种方法的探测结果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基于中子传输方向的计算方法而言,核爆位置主要受到探测器形状、系统采样时间精度、探测器材料消耗的影响,核爆当量则主要受到空间物理传输损失的影响;对基于中子传输时间的计算方法而言,核爆位置主要受到系统采样时间精度的影响,核爆当量则主要受到空间物理传输损失、探测器形状、探测器材料消耗的影响。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修正方法,经过修正之后,两种方法的探测精度都大大提高。最后综合考虑以上影响因素,对天基核爆探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整系统采样时间精度在合适范围内,本文提出的探测方法的探测精度都会比X射线编码孔成像方法、数码相机测量方法以及光辐射探测方法要高。此外,基于中子传输方向的计算方法采用的卫星数量更少,成本更低,但在同等参数条件下,基于中子传输时间的计算方法的精度更好。
其他文献
桥梁作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关键节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箱梁是桥梁主梁常见的、主要的形式之一,在其生命周期内易遭受恐怖袭击和运输事故等带来的爆炸荷载的影响。本文针对箱梁内部爆炸袭击,进行了钢筋砼(Reinforced Concrete,RC)箱梁内爆试验,得到了RC箱梁在内爆荷载下的破坏模式,验证了数值计算模型的正确性,随后用经验证的数值计算模型对全尺预应力钢筋砼(Prestress
随着我国车辆数量的激增,巨大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待解决议程。为响应绿色、持续发展理念的号召,学者们开展了车辆能量回收方面的研究。虽然国外已有相对成熟的馈能减振器产品并投入军用,但技术封锁使国内在该领域的发展仍处于系统开发与试验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较多。近年来,车辆行驶过程中,悬架系统中的可回收振动能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学者们相继提出并研究了馈能减振器的各类结构设计
基于隧穿磁电阻效应(Tunnel Magnetoresistance,TMR)的磁传感器由于具有灵敏度高、体积小、成本低等突出优点,在弱磁探测领域应用前景巨大。非线性度及线性区间是TMR传感器的重要指标,决定了传感器的探测范围与应用场景。针对此问题,本文在“十三五”XXX等项目支持下,从MTJ的线性化结构设计及关键工艺的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文章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针对隧道结敏感体线性化设计方
舰面调运工作是保障舰船日常训练和作战的基础性工作,随着飞机种类和数量增加,甲板面积增大,传统的人工调运方法费时费力,易受主观性影响,当甲板较为繁忙时容易出现事故。视觉定位方法是在计算机水平不断发展过程中被研究者们日益推崇的新方法,与传统定位方法相比具有高度自主,不易干扰,廉价同时能够保证较高精度等优点。这些特点使其更适应舰面调运工作。本文提出了基于单目视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算法来辅助舰
随着红外制导技术的不断进步,制导武器的目标识别能力越来越强,军事目标在战场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和挑战。传统的MTV型红外诱饵由于燃烧温度过高(2000-2500K),辐射波段集中在短波波段,不再适用红外制导武器的干扰。所以研究燃烧温度相对较低的红外诱饵剂,对战场目标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测温系统测温范围较窄无法满足药剂燃温测量的问题,通过前置不同透过率的中性密度衰减片,对系统测温范围进行展宽;随
便携式热动力电源系统是野外作业设备的理想能量来源,其原动机-发动机工作特性对于热动力电源系统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设计原动机功率传输机构关键参数可以改善原动机特性,提升热动力电源系统性能。本文研究的对象:基于正弦曲线族的凸轮式发动机功率传输机构,以环面双作用凸轮为核心部件,沿凸轮轴线方向对称布置气缸,提高了发动机的空间集成度;以正弦曲线族为设计基础,使得发动机的运行特性会随凸轮型线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滑翔制导炸弹通过在普通制导炸弹基础上加装滑翔增程与控制组件,有效增加了滑翔距离。传统滑翔增程与控制组件设计中通常采用主翼、尾翼式布局,对于载机内埋式弹仓的尺寸适应性较差。本文以滑翔制导炸弹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型无尾式滑翔增程与控制组件设计方案,构建了基于改进协同优化方法的多学科优化平台,开展了综合考虑气动、弹道、控制、稳定性学科特性的多学科优化设计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多学科优化设计方
连续旋转爆震与液体火箭发动机中的高频切向燃烧不稳定具有众多的相似之处,很可能是后者的诱因之一。而针栓式喷注器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喷注方式的一种,具有固有的燃烧稳定性。本文在空桶燃烧室内,使用设计的针栓式喷注器,通过数值仿真和试验的手段开展了乙烯-空气连续旋转爆震研究。针对针栓喷注条件下的乙烯-空气旋转爆震开展了数值仿真。展示了冷流条件下不同针栓构型的流场结构,分析了头部回流区和中心回流区对燃料分布的影
机动平台弹道导弹发射任务中发射点的选择是影响其突防效能的重要因素,且实际导弹攻防作战对时效性的要求较高,往往需要决策者在短时间内根据任务信息在保证突防打击效能的前提下做出快速响应。本文以弹道导弹快速机动发射任务为背景,研究考虑防御能力约束的发射点优化问题,对于弹道导弹机动发射任务的快速决策和突防效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导弹攻防交战决策建模。探讨了旋转地球下最小能量弹道参数的求解方法
无人机、无人车和机器人等基于人工智能的复杂无人系统,深度融合了环境感知、数据分析、反馈控制和异构网络互联等技术,受到了军事、工业和民用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军队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此类无人系统及软件控制平台正日渐普及并装备部队,已经成为部队武器装备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随着无人系统的蓬勃发展,其面临的安全威胁随之增多,实施攻击的成本和门槛也越来越低,已无法满足人们对软件安全性的需求。由于外部不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