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礼渗透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日用器具、风俗习惯、仪式典礼等,且贯穿于人们思想观念之中。国家出现后,礼进一步成为统治阶级维护中国古代社会秩序的工具。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因素,礼的起源研究对于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但是远古居民举行礼典时的盛况已经随流逝的岁月湮没在历史中,只有一些物质遗存,如在祭祀礼典中所使用的不同等级的宫室、器物等仍可以借助田野考古资料再现其轮廓和概貌。距今约6500~5000年的红山文化主要分布于燕山南北的内蒙古东南部地区与辽宁西部,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存之一,它的考古发现为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学者们根据红山文化考古调查报告,结合《周礼》、《仪礼》、《礼记》等历史文献记载,他们发现夏、商、周三代以来的礼在红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或许已经萌生。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红山文化中的礼制要素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为红山文化发现与考古发掘情况的概述;第二部分则从文献记载、历史学、考古学多角度对近年来史前社会礼制的研究情况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进一步对古礼的要素进行分析,对史前社会的礼进行重新认识;第三部分具体分析红山文化大量的礼仪性建筑(坛、庙、冢)的出土情况、性质及蕴含的礼制因素;第四部分进一步联系红山文化大量特殊的出土器物,如玉器、筒形器、女神像等,对红山文化礼制问题进行综述性研究,探寻红山文化中礼制的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