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eng2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Buhrer,1934)Nickle,1970,是国际上公认的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其体内的精氨酸激酶,是一种仅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中的磷酸原激酶,其能量代谢途径与哺乳动物中的不同,因此开展松材线虫精氨酸激酶的研究,可望为松材线虫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本研究以松材线虫为材料,利用SMART RACE技术,首次克隆得到了松材线虫精氨酸激酶的编码基因,并分析该酶基因的性质,进行ORF的识别。另外,采用基因同源比对法,对松材线虫精氨酸激酶在无脊椎动物磷酸原激酶家族中的进化地位进行了分析,推测蛋白的相关生物学信息。主要结果如下: 1.引用了一条可以扩增磷酸原激酶家族的通用简并引物,应用SMART RACE技术,首次从松材线虫中成功克隆出两个编码与无脊椎动物体内能量代谢、储存和利用起关键调节作用的精氨酸激酶编码基因BxAK1和BxAK2。BxAK1 cDNA的全长由1206个核苷酸组成;BxAK2 cDNA的全长由1350个核苷酸组成。在NCBI的ORF finder进行ORF识别,BxAK1包含一个长1086bp的完整ORF,编码含有361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BxAK2包含一个长1236bp的完整ORF,编码含有411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 2.把两段序列提交到NCBI,进行BlastX检索,发现BxAK1与美丽小杆线虫的精氨酸激酶AK2同源性最高,达到80%;BxAK2与美丽小杆线虫的精氨酸激酶AK4同源性最高,达到81%。选取基因库中27个代表性物种共35个精氨酸激酶氨基酸序列,使用ClustalW的多重序列比较,通过对序列的详细分析、比对和进化树构建等,发现在无脊椎动物精氨酸激酶中的重要功能区域及高度保守区域,在BxAK1和BxAK2中都完全保守地存在,初步认定它属于高保守性磷酸原激酶家族的精氨酸激酶基因。并且,这两条序列与美丽小杆线虫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 运用蛋白质数据库(http://www.expasy.ch/tools/)预测了两种精氨酸激酶BxAK1和BxAK2,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40326.4.和45931.7,理论等电点(pI)分别为8.38和9.16,分子式分别是C1805H2880N490O531S12和C2052H3249N565O601S15。负电荷氨基酸残基(Asp+Glu)分别有49和53个,正电荷氨基酸残基(Arg+Lys)分别有52和67个,均为稳定的蛋白。BxAK1不具有信号肽,预测其在细胞质中合成后,不进行跨膜转运,而是直接在细胞质基质中的特定部位行使催化功能;BxAK2具有信号肽,预测其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在12-31个氨基酸处进行跨膜转运,转运至不同细胞器或细胞质基质中的特定部位发挥作用。本研究为利用磷酸原激酶作为控制松材线虫的一个靶标打下基础,从而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紫杉醇(PX)联合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采用改良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X和TRAIL单独用药以及T
改革县(市)政府机构,是否撤销广播电视局,由某个部门兼管广播电视,是当前基层广播电视工作者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想就此谈点自己的思考,供有关领导参考。 To refo
学位
近几十年来,农药为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已有研究证明两栖动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与农药的污染有关。本论文选用新型杀虫剂螺虫乙酯,比较研究其对两栖类的模式生物热带爪蟾和本地生物中华大蟾蜍的急性毒性、生长发育毒性及生理生化的毒性效应,并从分子水平上检测了其对热带爪蟾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丰富螺虫乙酯对两栖类的毒理学研究内容。首先,测定了螺虫乙酯曝露对热带爪蟾蝌蚪和中华大蟾蜍蝌蚪
本文内容涉及育种方面虽多,但其理论与实践对生产单位和广大农民群众在种麦前如何选用小麦品种,却很有指导意义。故发表在此,以供读者参考。 This article involves many as
据悉1990年宁夏及内蒙西部地区甜菜糖率很低,菜丝糖度仅为12~13度。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地区甜菜含糖率逐年下降,我们请沈玉和同志作一分析,供广大读者和有关领导同志参阅。 I
学画需养心境宋·邓椿曾谓“画者,文之极也”(《画继》),认为画品的高下,直接取决于画家素养的多寡。因此,我认为,学习中国画,不能单纯地为学画而学画,一定要注重对人的综合
期刊
The existing depth video coding algorithms are generally based on in-loop depth filters, whose performance are unstable and easily affected by the outliers. I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