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潜流人工湿地硝化作用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li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潜流人工湿地(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污水处理系统因具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强、基建成本和运行费低、易维护、兼具美学价值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农业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以及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但是,人工湿地去除氨氮的能力往往较差。人工湿地主要通过硝化和反硝化的联合作用来去除氮素,而人工湿地本体氧化还原电位(ORP)一般是负值,能充分满足反硝化作用的要求但不能满足硝化作用的要求,因此硝化能力是人工湿地污水脱氮系统总效率的限制因子。本文采用改变水力坡度、间隙进水、预曝气进水方式提高人工湿地的硝化能力。以一种改进的潜流人工湿地-波式潜流人工湿地(Wavy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简称W-SFCW)为研究对象。试验历时近一年,主要结果有:⑴改变水力坡度后,人工湿地的好氧区变大,能有效的提高人工湿地的硝化能力。降低出水水位时,W-SFCW出水氨氮的浓度为8.58mg/L,W-SFCW中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78.27%,比正常出水提高了7.51%,平均硝化活性由原来的0.33ugN/(小时×g土)增加到0.49ugN/(小时×g土),硝化活性提高了46.29%。⑵间隙进水过程中,非进水阶段空气进入了湿地内部,有利于人工湿地中硝化反应的发生,从而能更好的去除污水中的氮。间隙进水时,W-SFCW出水氨氮的浓度为10.37mg/L,W-SFCW中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77.56%,比正常进水提高了6.80%,平均硝化活性由原来的0.33ugN/(小时×g土)增加到0.48ugN/(小时×g土)。硝化活性提高了45.45%。⑶采用预曝气进水的方式,在配水池处进行曝气,增加进水口处污水的含氧量,大量的氧进入人工湿地,弥补湿地中含氧量不高的缺陷,促进湿地内部的硝化反应。预曝气进水时,W-SFCW出水氨氮的浓度为6.53mg/L,W-SFCW中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85.67%,比正常进水提高了14.91%,硝化活性由原来的0.33ugN/(小时×g土)增加到0.55 ugN/(小时×g土)。硝化活性提高了66.67%。⑷采用改变水力坡度、间隙进水、预曝气进水方式时,人工湿地的反硝化活性有所降低,但总体来说,人工湿地的反硝化作用仍比硝化作用大很多,反硝化能力相对过剩。⑸针对本文中改变水力坡度、间隙进水、预曝气进水方式这三种技术研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数学知识建立评价标准和量化方法,并以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技术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水力坡度的变化是强化人工湿地硝化活性的首选技术,其次是预曝气进水技术,间隙进水技术相对来说可操作性不高。本研究所得到的实验数据和成果,对于人工湿地内部硝化反硝化能力平衡有较大的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建筑节能工作的紧迫性及现阶段的发展情况。着重阐述了设计是建筑节能的关键环节,提出了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思路,及推进建筑节能设
近年来,柜面操作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瓶颈问题,不仅给银行带来了巨大损失,也给银行声誉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由此已经引起了全球银行业及其监管阶层的警惕。目前,巴塞
宋代小说中包含大量的诗词元素,以《碾玉观音》和《王幼玉记》为例,无论是白话小说还是文言小说,其对推动叙事节奏发展和增强艺术感染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小说为底本的
<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师生交往、碰撞、交流、合作、互动,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源泉。生成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把握机遇,激发生成,挖掘资源、激活思维,开启智慧,引
依据田间试验,以河套灌区主要作物玉米为对象,对于井渠双灌条件下的灌溉制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Jensen模型最能较好地表达该研究区玉米井渠双灌各处理生育阶段水分的量化关
本文以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WTO体制下的报复制度运行问题进行研究。报复制度是继积极履行败诉国的责任与义务、达成补偿协定这两项救济措施之后的兜底性救济措施,它为WTO各
本文紧跟国际上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趋势,采用生物可利用性的理念对土壤铜的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和评价。采集我国8个地区代表典型土壤类型的农田表层土样,以大麦为
针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多种可回收成分(多元醇、多元酸、酯类、无机盐)的废水,分别设计和开发了汽提-膜分离-精馏耦合、多级膜浓缩、渗透汽化-精馏等集成工艺。通过膜
<正> 教学实录: 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随着巴金爷爷走进鸟的天堂,去领略那里神奇而壮观的迷人景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