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udipaop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近年来,中美贸易战频频升级,美国违反世贸规则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导致中美贸易逆差和我国国际收支逆差,从而使我国的出口遭受打击。同时金融市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迭也使得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投资活动备受制约。在投资和出口面临掣肘的环境下,消费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仍处于较低水平,扩大内需,激发消费活力是当前实现经济稳步增长的有效举措。金融与民生息息相关,要想长久有效地激发居民消费活力,就必须借助普惠金融的引导作用。在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下,传统的普惠金融已经从小额信贷、微型金融和传统普惠阶段演变为数字普惠金融。作为融合了信息技术的新型金融服务,数字普惠金融旨在为社会大众提供便民化的金融服务,打破地域限制,提升居民的生活便利度和金融参与度,比如微信支付,支付宝花呗,平安陆金所理财等。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对于寻找激发居民消费动力的措施途径,保证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梳理和借鉴了国内外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首先,明确数字普惠金融和居民消费的定义;其次,阐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和消费的相关理论,并梳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机制;然后,就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我国居民的消费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而后,对所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具体过程如下:利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年到2018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我国31个省份、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就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区域和城乡异质性分析,并进一步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不同消费水平档次下居民消费的影响,最终利用北大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二级指标确定了对不同消费人群具体的影响途径。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可以显著正向影响居民消费,但具体到地域和城乡划分时,存在地域及城乡异质性。表现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以显著影响东部和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支出,且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程度最高,对中部地区虽然也存在正向影响但回归系数并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均呈现正向影响,但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影响最为显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且影响程度为城市地区的两倍。2.将居民消费水平由低到高进行排列,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消费水平下的居民消费影响呈现U型关系,即当居民的消费水平处于较低或者较高状态时,数字普惠金融均可以对其消费产生十分显著的正向影响。在50%分位数处,相关系数最小,显著性也最低。3.影响机制方面,数字化支付、消费信贷、保险均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途径,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数字化支付对于消费水平较高或较低人群的消费呈现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效果远大于消费信贷和保险;保险可以对各消费水平下居民的消费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接近;消费信贷仅对我国低消费群体的消费支出有着显著正向影响。最后本文根据所得的实证结论,从有效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效果这一目标出发提出三点政策建议:继续完善数字化支付体系建设,构建全平台、全领域覆盖的数字化支付模式;丰富保险类数字普惠金融产品,提升居民的保险素养;规范消费信贷服务,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停车设施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等是制约我国公共停车设施建设艰难的主要因素。虽然由社会资本参与可提升公共停车设施的运营效率,减轻地方财政负担,但由于公共停车设施具有一定公益属性,同时需平衡公共部门与社会资本的利益诉求冲突。因此,通过公共私营合作制(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是平衡各方利益诉求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同时,PPP模式仍面临缺乏退出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进入瓶颈期,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显著,尤其是农村金融发展依然缓慢,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然突出,数字技术的出现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我国金融业越来越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居民消费是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近年来不断提高,结构越来越偏向高层次消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高,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显著。但是居民消费率却常年偏低,与发达国
当前消费已然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之一。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居民部门消费潜力释放不足,总体消费水平不高,消费率偏低,增长乏力,结构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疏通影响居民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改善消费环境,利用财税、金融等各种政策手段,有效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促进居民消费升级、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已成为决胜高质量发展的关
居民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在近些年总体上升,居民消费的作用更是日益突出。随着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正进入消费新时代,数字金融的出现为广大居民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激活居民真实交易与消费增长。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加速了消费从线下向线上的转换,有效推动了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转变。目前我国在
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当前,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满足国民的消费需求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数字化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大新特征,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我国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但同时也为数字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创造了机遇。现如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生产生活,在此程度上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增加了农村居民获得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机会,提升了互
近年来,中国能由出口和投资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动能已呈下降趋势,居民消费现已经成为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大引擎,但是相比发达国家来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率仍然是比较低的,且居民消费总量也比较不足,所以当前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战略还是扩大内需和提高居民消费。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是金融,而金融也是贯穿于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居民消费的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若要构建起合理地可持续带动居民消费的
学位
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40余年间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但是我国经济的增长一直以来主要依赖于“投资+净出口”双因素驱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自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愈发难以为继,因此内需的扩大和消费的转型升级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消费作为一种居民追求精神需要的高层次消费,其水平反映了一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不仅有利于我国内需的扩大和消费的转型升级,其更有望在未来成为中国经济平稳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由于城镇居民住房价格不断增高,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稳定向上发展的态势。随着房价的不断升高,居民住房问题逐渐成为了关系民生的头等大事。从1988年国务院在第一次全国房改会议上推出城镇住房分批改革制度以来,我国的住房制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深化。到1998年我国初步进行住房货币化、商品化改革,住房问题进一步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住房信贷的出现对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
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驱动,是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普惠金融作为金融服务的一大板块,对解决实体经济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选取相关变量,整理了2013—2019年的经济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经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居民消费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文章还根据实证得出结论分析及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促进实体经济得到更好更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