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甘谷驿油田的测井、钻井、录井、分析化验、油藏工程、生产测试、开发动态资料为手段,以石油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测井地质学、开发地质学、油藏工程为理论基础,以″精细、定量、多学科综合一体化″为原则,利用先进的三维油藏地质建模软件进行储层随机建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对五点注水井网和反九点注水井网、8种配采配注方案进行了模拟,预测有利地区和层位,进而提出挖潜措施和提高采收率的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甘谷驿油田共大滩区长6各油层亚组的地层厚度在区内变化不大,长6<1>较厚,是该区的主力油层。长6为向西倾斜的平缓大单斜,各油层亚组顶面发育低幅度鼻状构造。储层岩石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储集层物性较差,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平均孔隙度主要分布在8.0%~10.0%之间,平均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47~1.2)×10<-3>μm<2>之间。长6储层各项属性参数的分布不论从平面上、纵向上和三维空间上都与砂体的展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8种配采配注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经过经济评价研究,在经济参数相同条件下,认为采用五点法布井,注水井平均单井日注水量为8m<3>/d进行注水最适合于本区下一步开展挖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