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北方幼儿体质的比较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henzh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健康问题作为幼儿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体质发展作为幼儿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被视为学前教育的首要目标和任务。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由于自然、人文原因,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我国幼儿体质状况在近年来稳步提升的同时,也表现出很明显的地域差异,这与其他各个方面的差异相似,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地缘因素影响的。发展幼儿体质,对幼儿进行有利而有效的健康教育,需要教育者形成对待幼儿体质发展的共同看法,即在地域适宜性的基础上追求优质。只有了解各地幼儿体质状况、发展特点,以及各地影响幼儿体质发展的地缘因素,才能更有地域针对性地发展幼儿体质。人体体质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包括了环境的作用以及主体自身的因素。幼儿时期是被动接受环境影响最深刻的时期,是受到年龄、能力限制自身难以调节的时期,同时又是一生体质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体质发展对于幼儿来说将成为一生各方面发展的基础,对于家长、社会来说受到最多的关注,对于幼教工作者来说却常常感到不知所措,无能为力。在缺乏有针对性的目标和建议的情况下,教育者只能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健康教育传递或者施加给幼儿,而这种固有观念常常并不科学,也未必最适合当地幼儿体质发展。本研究采取比较法,了解以浙江省和吉林省为代表的南北方幼儿体质发育状况,分析南北方幼儿体质差异,从地缘因素的角度揭示南北方幼儿体质差异原因,并对南方与北方幼儿教育及健康教育改革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发现,南方幼儿在身体形态方面发育情况略差于北方,而在身体素质上则较为显著地优于北方幼儿,相比北方幼儿,南方幼儿成长速度在4岁后有所提升。另外,北方幼儿皮褶厚度高于南方幼儿。以上差异在遗传基础上,主要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直接或间接造成,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大范围的幼儿群体中而不只是幼儿个体。建议幼教发展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控制活动量、调节饮食、引起成人关注等方式进行调节,以期对各地幼儿体质发展及幼儿健康教育改革有一定价值。
其他文献
雄激素受体(AR)基因突变是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的主要直接原因,本研究是为了了解中国病人AR基因突变谱.本研究根据病史、查体、激素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确
电影传入中国,主要的不是一种新技术、新文明的传播,而是一种商业活动。自1897年7月美国放映商雍松在上海进行独立商业放映始,至1921年,中国各地开办的专门电影院的数量在50
网络用户行为与网络空间安全的联系非常紧密,网络用户作为网络空间安全事件的发起者和传播者,其行为特征直接或者间接地为网络空间安全事件的发生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途径。首
<正> 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有关卢沟桥事变研究的著述,相继出版多种。其中专著有:《卢沟桥事变前后》(沈继英、柳成昌著,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
对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和破坏程度的评价和测度是进行地震应急和灾后重建决策的重要依据。文章首先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选择出地震灾害经济损失的评价指标:然后建立了基于神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