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健康问题作为幼儿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体质发展作为幼儿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被视为学前教育的首要目标和任务。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由于自然、人文原因,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我国幼儿体质状况在近年来稳步提升的同时,也表现出很明显的地域差异,这与其他各个方面的差异相似,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地缘因素影响的。发展幼儿体质,对幼儿进行有利而有效的健康教育,需要教育者形成对待幼儿体质发展的共同看法,即在地域适宜性的基础上追求优质。只有了解各地幼儿体质状况、发展特点,以及各地影响幼儿体质发展的地缘因素,才能更有地域针对性地发展幼儿体质。人体体质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包括了环境的作用以及主体自身的因素。幼儿时期是被动接受环境影响最深刻的时期,是受到年龄、能力限制自身难以调节的时期,同时又是一生体质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体质发展对于幼儿来说将成为一生各方面发展的基础,对于家长、社会来说受到最多的关注,对于幼教工作者来说却常常感到不知所措,无能为力。在缺乏有针对性的目标和建议的情况下,教育者只能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健康教育传递或者施加给幼儿,而这种固有观念常常并不科学,也未必最适合当地幼儿体质发展。本研究采取比较法,了解以浙江省和吉林省为代表的南北方幼儿体质发育状况,分析南北方幼儿体质差异,从地缘因素的角度揭示南北方幼儿体质差异原因,并对南方与北方幼儿教育及健康教育改革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发现,南方幼儿在身体形态方面发育情况略差于北方,而在身体素质上则较为显著地优于北方幼儿,相比北方幼儿,南方幼儿成长速度在4岁后有所提升。另外,北方幼儿皮褶厚度高于南方幼儿。以上差异在遗传基础上,主要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直接或间接造成,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大范围的幼儿群体中而不只是幼儿个体。建议幼教发展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控制活动量、调节饮食、引起成人关注等方式进行调节,以期对各地幼儿体质发展及幼儿健康教育改革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