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语言学视角论翻译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人们从意识形态来谈其对语言的影响及其对翻译实践的操控,却鲜有人提出语言或翻译文本对意识形态的影响。也就是说人们只关注意识形态如何对话语权利起制导作用,而忽略了意识形态是如何成为现状的。从分析对比我国翻译史两大高潮,即:汉唐佛经翻译与明清科技翻译为例,我们可以得知,世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意识形态,恰恰是诸如佛经翻译的社会活动所形成的语言塑造力构建了我们当下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本文试图从功能语言学视角探讨翻译活动对国家意识形态逐渐形成的塑造力,并对比研究了汉唐佛经翻译与明清科技翻译高潮,从翻译活动对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及意识形态的影响进行了多维分析,指出该历史时期的翻译在转换“他者”进入我族文化时的变异及其对意识形态的影响。除引言与结语外,全文由三个主要章节组成。第一章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主要阐述翻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介绍了韩礼德,伊格顿,巴赫金,曼德,豪斯,胡壮麟等国内外学者关于翻译、语言及意识形态及其关系的观点。文章从韩礼德的语言社会符号观论述翻译文本作为语言的社会符号意义。第二章主要论述翻译文本对意识形态影响并就汉唐佛经翻译与明末清初科技翻译进行了实例剖析。第三章主要阐述翻译文本对意识形态的塑造力。文章论述了翻译文本诠释自我和融合他者的功能。从汉唐佛经翻译、明清科技翻译可以看出翻译行为对意识形态有巨大影响力。如千年的佛教翻译活动最终推动构建了中国独有的禅宗,以及明清科技翻译带来的科学思想一举颠覆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从而使上层建筑开始思考中华大地以外的文化、语言及科技成果。可见,翻译文本承载的价值取向所形成的塑造力已不可逆转地影响了汉民族及其语言。汉唐佛经翻译与明清科技翻译虽然同是翻译,形式相同,但意义迥然不同。不同文本的翻译及不同的着眼点,对于目标语的文化及意识形态所形成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本文综合了功能语言学语境模型的观点,明确提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意识形态对语言起制导作用,反过来语言通过语域、体裁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并具塑造力和颠覆力。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翻译行为推动构建意识形态的研究路径,指出作为语言的翻译行为对意识形态具重塑功能。文章还对功能语言学语境模型的主流观点提出语境内各要素互动的修正意见。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对企业是否应该履行社会责任,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通过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SA8000作为企业对员工的责任标准,是否应
文化处在不断的运动发展之中,而文化传播正是文化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流动现象。文化因素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群体或者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传递和流动是造成文化变迁
20世纪初,生态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其后,生态学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观点在许多领域逐渐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渗透生态学
随着互连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每年全球计算机网络遭受的攻击和破坏80%是内部人员所为。因此,终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保证网络安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本
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方面。材料热湿传递特性影响建筑围护结构的导温和保温性能,其影响规律是目前建筑节能研究领域中重要方向。本文针对复合聚苯乙
本论文以超声键合界面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引线键合和热声倒装键合界面的生成机理,解决了键合点纵截面透射电镜(TEM)样品制作的难题,观察到超声能作用下界面材料位错密度增加的现象,
【正】唐山地震后,经常看到“重建新唐山”的说法。这两年又不时看到报道某个犯错误者或失足者改过自新的消息里,有“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一类的话。应当说,这些都是误用
期刊
近年来在运动控制领域三电平中压变频器的开发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三电平逆变器使得电压型逆变器的大容量化、高性能化成为可能,研究和开发三电平逆变器,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
本研究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江西省三甲医院的528名医务人员为样本,探讨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状况和特点,发掘影响医务人员工作满意的现实环境中的问题,从
本文对复合基础的逆作法施工工艺、应用及特点作了简单论述。并结合实践,讨论了复合基础的逆作法施工工艺及应用的问题。如施工工艺技术特点、施工方法及应用等。在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