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世号庾开府,是南北朝时期一位由南入北的诗人。对他为人与为文的评价历来颇多争议,他由风流世家子变为羁旅之臣,从一个宫廷诗人成为文篇篇有哀之人,其间变化寓有很多深意,然而,研究者更多关注他入北之前作为宫体之领袖、入北之后作为南北文学之集大成者以及前后期创作风格的变化等问题,却对他两个阶段之间过渡期心态的把握与后期相关作品蕴涵的文化意义分析较少,有感于此,故作此文,希望能对庾信研究作一点贡献。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对历年庾信研究回顾的基础上,说明本文提出“乡关之思”析论的原由并从以往研究之不足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而言是采用社会学与个人心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庾信入北后“乡关之思”的表现、本质及文化意义兼及庾信人格的评价。第二部分从社会学与个人心态结合的角度,在分析庾信的家世渊源与社会思潮对他的多种潜在影响的基础上,结合作品与史实,从独特经历的发展脉络中探讨其思想演变历程对这些影响取舍的大致走向,力图勾勒出他心态的不断变化的状况。第三部分具体分析此种心态在作品中的反映——“乡关之思”,在探讨“乡关之思”之作中对国家人民命运之忧思与反思和对个人及人生之忧思的外在表现,以及这一表现的忠孝冲突之内在本质的基础上,评价庾信为人并阐释这类作品的文化意义:暴露了人的生存困境并开掘了乡愁的深层内核。第四部分回顾庾信对后世之影响并站在现代的角度分析庾信给我们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