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新媒体信任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基于平衡理论的视角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m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3年以来,国家领导人屡次强调官方媒体占领新媒体这一宣传阵地的重要性。随后,以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为主体注册并运营的官方微信、微博如雨后春笋般活跃于各大新媒体平台。有些政府部门推出的官方新媒体因为及时解答民众疑惑,为百姓甄别谣言,准确传递重大事件的第一手信息而广受大众好评,而有的官媒更新速度慢,对时事的报道反应迟钝,几乎沦为“僵尸号”,广受诟病,进而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本研究从生活事实出发,参考平衡理论的原理,认为公众的新媒体信任水平和公众感受到的新媒体亲政府程度会影响到公众的政府信任。  本研究对已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公众新媒体(包括私人运营新媒体、机构运营新媒体和官方运营新媒体)信任、公众感知到的媒体亲政府程度、社会人口统计学因素和政府信任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并进而提出5个假设。本研究通过发放网络问卷,有效回收1120份样本开展实证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对研究中原设计的新媒体信任量表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五大维度主要包括及时性、新闻深度、新闻诚信、公正性和回应性五个维度。研究发现公众对有着不同背景运营的新媒体的信任度不同,公众对官媒和机构运营新媒体信任要显著高于私人运营的新媒体。大众感觉官方新媒体的报道态度是最“亲近”政府的,私人运营新媒体的亲政府程度最弱。大众的政府信任水平保持中等偏上的水平。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公众的新媒体信任和政府信任确实呈现相关关系,进一步通过层次回归分析检验,发现公众感知到的媒体亲政府程度对新媒体信任和政府信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官方新媒体信任的维度中,回应性是影响政府信任的最显著要素。此外,性别、年龄、是否是党员、学历、收入在政府信任和新媒体信任中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鉴于以上的分析结果,本研究验证了3个假设,部分验证2个假设,建立了新媒体信任、公众感知到的媒体亲政府程度和政府信任之间的回归模型。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点供官方新媒体运营者的建议,即重视官方新媒体发展运营,提升公众政府信任;官媒需加强与公众互动,及时解答公众疑问;关注年轻人需求,掌握舆论战场主动权。
其他文献
以长沙市某办公楼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办公室内及室外温湿度和空调末端能耗进行了现场实测,分析了室内热舒适性与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运行特点.结果 表明:办公室室内热环境良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树立信息技术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紧密相关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的条件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威胁,与此同时,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
初中阶段是初中生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他们想要获得成人的独立与成熟,但又无法完全摆脱儿童的依赖与稚气,这使他们极易进入心理的矛盾和不平衡状态。再者,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