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观察门静脉右支开始显影时间,以及彩色多普勒流速剖面技术检测门静脉右支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以探讨其在判断肝硬化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5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分为肝硬化代偿组(28例)和肝硬化失代偿组(30例)。非肝硬化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幅模式实时超声造影观察门静脉右支开始显影时间,应用彩色多普勒流速剖面技术检测门静脉右支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分别比较各参数之间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肝硬化组门静脉右支开始显影时间为25.70±1.61s,较非肝硬化组的21.38±0.59s明显延长(P<0.05);肝硬化失代偿组门静脉右支开始显影时间为29.58±3.44s,较肝硬化代偿组的22.19±0.51s明显延长(P<0.01)。肝硬化组门静脉右支平均流速、最高流速以及血流量分别为10.92±0.45cm/s、13.93±0.47cm/s和384.57±18.39ml/min,明显低于非肝硬化组的13.08±0.46cm/s、16.60±0.56cm/s和446.40±17.29ml/min,两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肝硬化失代偿组门静脉右支平均流速、最高流速以及血流量分别为9.28±0.32cm/s、12.20±0.47cm/s和280.51±17.08ml/min,较肝硬化代偿组的12.67±0.74cm/s、16.63±0.71cm/s和496.05±17.70ml/min均明显下降,三者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肝硬化组门静脉右支开始显影时间与门静脉右支平均流速、最高流速以及血流量之间均存在明显负相关(分别为r=—0.547 &P<0.01,r=-0.508 & P<0.05以及r=—0.471&P<0.05)。结论 通过超声造影观察门静脉右支开始显影时间并应用彩色多普勒流速剖面技术检测门静脉右支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能较好地反映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于评价肝硬化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