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存在于多种组织的多能干细胞,由于其免疫原性低,能向肿瘤部位进行迁移,具有不易在体内成瘤的特性,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使用MSCs作为药物载体靶向肿瘤治疗癌症[1]。在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很高。不同类型和阶段的肝癌转移能力有较大差异。很多研究报道MSCs对于多种类型癌细胞的生长有抑制或者促进的作用[2-6],为了了解是否MSCs对不同转移能力的肝癌细胞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我们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与MHCC97H、SK-HEP-1、MHCC97L以及QGY-7701这四种转移能力不同的肝癌细胞系间接共培养,检测了 UC-MSCs间接共培养对这四种肝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克隆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C-MSCs与四种转移能力不同的肝癌细胞间接共培养能显著抑制它们的增殖,将它们阻遏在不同细胞周期,诱导它们的凋亡,并且显著降低它们的集落形成率。这些结果都提示UC-MSCs可以抑制不同转移能力的肝癌细胞的生长,具有靶向肝癌进行治疗的潜能。另一方面,我们发现间接共培养前后的肝癌细胞形态有很大的差别,间接共培养后肝癌细胞的形态更接近于间质细胞,表明它们的转移能力可能得到了增强。因此我们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共同检测了 UC-MSCs共培养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UC-MSCs促进了不同转移能力肝癌细胞的迁移,说明UC-MSCs虽然可以抑制肝癌的生长,但是却提高了它们的转移能力。之后,我们用趋化因子抗体芯片检测了 UC-MSCs和高转移肝癌细胞系MHCC97H及低转移肝癌细胞系MHCC97L共培养前后体系中趋化因子表达的变化,发现了一些在UC-MSCs与这两种不同转移能力肝癌细胞共培养后表达均显著上调的趋化因子。最后,我们选取了表达显著上调并且目前还没有在肝癌转移中有相关报道的MCP-3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单独添加MCP-3能够显著增加两类肝癌细胞的迁移,在共培养体系中添加MCP-3中和抗体则会显著降低UC-MSCs诱导的肝癌细胞迁移。这说明UC-MSCs分泌的MCP-3能够增加不同转移能力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如果能抑制MCP-3的分泌和相关受体的表达将会提高UC-MSCs治疗肝癌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