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纳米材料在化学发光反应中可以充当优良的催化剂,对提高化学发光分析的灵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包括贵金属纳米粒子、碳点、金属有机框架等多种微纳米材料被用于化学发光体系。基于此,本文研究了金纳米花、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和Co-MOF材料在化学发光中的催化性质,并分别建立了测定Co2+,Fe3+,葡萄糖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全文共分四章,主要内容如下:(1)对不同种类的微纳米材料作为化学发光增敏剂的现状进行了综述。(2)利用HAuCl4与H2O2在CBS缓冲溶液存在的条件下在线制备了金纳米花,化学发光动力学研究发现在线生成的金纳米花对CBS-H2O2化学发光体系的超微弱发光信号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发光强度的增加很可能源自激发态的单线态氧分(1O2)辐射与金纳米花表面等离子体耦合作用实现的。基于Co2+对HAuCl4-CBS-H2O2化学发光体系发光信号的增敏作用,建立了一种灵敏检测Co2+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 nM-800 nM,检出限为3 nM。(3)通过控制水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利用柠檬酸为碳源,尿素为氮源合成了一系列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化学发光动力学研究发现200℃,6 h条件下合成的N-GQDs对KMnO4-Na2SO3体系的化学发光有较强的催化性能;通过N-GQDs的形貌、结构和组成对化学发光信号的影响探讨了影响化学发光的具体机制。结果表明,氮原子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中吡啶氮原子含量的增加可以有效地促进溶解氧转为羟基自由基(·OH),诱导生成更多的激发态二氧化硫(SO2*),最终导致了发光效果的显著增强。Fe3+与N-GQDs中的氮原子以及表面的酚羟基作用抑制其催化性能,从而建立了检测Fe3+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线性响应范围为1×10-8-1×10-6 M,检出限为4 nM。(4)选用CoSO4·7H2O为钴源,4-(3-羧基-1,2,4-1H-三氮唑)苯甲酸为配体制备了一种Co-MOF材料,化学发光动力学研究发现其对luminol-H2O2体系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研究发现,Co-MOF增敏luminol-H2O2体系的化学发光主要是通过模拟过氧化物酶的作用加速H2O2分解产生活性氧物种实现的。基于葡萄糖氧化酶可以选择性氧化葡萄糖产生H2O2的特点,建立了一种高选择性与灵敏性的葡萄糖发光分析方法,在0.04-8μM的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响应,检出限为1.2×10-8 M,该方法最终用于人血样及尿样中葡萄糖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