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120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女性在绝经后,重度抑郁的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升高,在此期间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被认为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绝经后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30名绝经后抑郁症患者经“帕罗西汀”治疗6周,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性激素水平,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症状;30名正常绝经后女性为对照组。分析抑郁症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治疗前性激素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相关性,不同预后组间性激素水平的差异及性激素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1)治疗前抑郁症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雌二醇水平较低(t=-2.250 P<0.05),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刺激素水平较高(t=2.058 P<0.05;t=2.139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酮、泌乳素、睾酮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抑郁症患者雌二醇水平较治疗前升高(t=2.626 P<0.05),仍低于对照组水平(t=2.093 P<0.05);促卵泡刺激素水平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降低(t=-2.460 p<0.05 t=-2.754 P<0.05),但促卵泡雌激素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t=2.026 P<0.05),促黄体生成素、孕酮、泌乳素、睾酮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孕酮、泌乳素、睾酮无显著性差异(P>0.05)。(3)按预后分组,预后好组雌二醇水平在治疗前后均高于预后差组(t=3.461 t=3.630,P<0.01),治疗前雌二醇水平高于治疗后(t=2.472 P<0.023);预后差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无明显改变。(4)治疗前雌二醇水平与抑郁量表评分呈负相关(标准回归系数b=-0.795 P<0.01),与抑郁量表减分率成正相关(标准回归系数b=0.695 P<0.01)。  结论:1.治疗前抑郁症患者雌二醇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雌激素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抑郁症组雌二醇水平升高,仍低于对照组,促卵泡刺激素水平在治疗后下降,仍高与对照组;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在治疗后下降与对照组无差异。孕酮、泌乳素及睾酮在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推测雌二醇、促卵泡刺激素水平、促黄体生成素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间接影响。  2.绝经后抑郁症患者治疗前雌二醇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呈负相关,与抑郁量表减分率呈正相关。说明雌二醇水平可能是更年期妇女容易产生抑郁症状的诱发因素之一,其水平的高低与抑郁症状的轻重有关。  3.按预后分组预后好组治疗前后雌二醇水平高于预后差组,治疗后雌二醇水平升高;预后差组性激素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提示雌二醇水平可能为预测抑郁症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时代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也越来越高。因此教育体制也随之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已经不再适用,为了有效提升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益,问题情境创设开始越来越大范围地得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以应用。本文就围绕着其一般方法做出相关探究。  关键词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
目的:用系统回顾和元分析方法评价国内认知行为治疗对失眠的疗效.方法: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发表于2006年1月-2017年9月的文章,最终88篇涉及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研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