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城镇化是一个集经济、社会和环境于一体的综合性问题,其实质是农村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小城镇的发展不同于大城市的发展。小城镇处于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与农业生态系统紧密联系;人口分散。这一方面有利于小城镇产生的污染物转化、降解,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如不进行合理的规划,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预知的损害。而传统的生态规划方法人为干扰过多,在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上还有一定的不足,不能很好的指导小城镇生态建设。因此,本文试图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引入生态规划,采用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建立生态适宜度评价模型,并用于实际的生态适宜度分析中,从而为生态规划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梅河口市中和镇生态健康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中和镇生态现状处于亚健康水平。其次,从生态规划学理论和神经网络模型出发,以梅河口市中和镇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MATLAB7.0软件建立生态适宜度分析模型。最后,利用建立的评价模型对中和镇的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根据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和生态健康水平提出中和镇生态区划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将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与生态规划是可行的,并且具有简单、客观、评价精度较高的优点。本文建立的BP人工神经网络的生态适宜度评价模型为生态规划工作提供了一种简单、客观、实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