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如何在把握好美术学科本体的同时,实现美术学科的教育功能”一直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研究者认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通过一系列应用理论的建设,搭筑从新课程理念到具体教学实践的桥梁,从而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一线美术教师在把握学科本体的同时,也能很好地把握美术学科的人文性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实现新课程目标。本论题研究正是基于对当前新课程实施现状的认识,针对学科本体与教育功能平衡问题,具体指向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结合文献研究与实验研究,提出了“通过作业展览构建教学平台”这一课堂教学形式和理念。
本论题研究主体是:作业展览。研究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以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主要基础理论,结合相关教育哲学思想,论证“通过学生作业展览构建教学平台”的现实意义;从理论层面讨论这种教学形式在把握三个维度上所具备的优势。二、通过教学实验,对前一部分所提出的理论进行论证。受研究条件所限,教学实验仅就“作业展览形成话题”的美术教学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尽管“作业展览形成话题”美术教学方法这一实验内容,相对论文所提“通过作业展览构建教学平台”概念,范围更窄,但仍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通过作业展览构建教学平台”的理论予以实证支持,其外部效度较好,具有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