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矫正制度从2003年开始试点到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正式迈入法制化进程。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伴随着社区矫正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产生,蕴含着恢复性与惩罚性双重制度理念。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在借鉴外来经验,结合本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获得完善和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急需创新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介入形式,知行易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满足这一迫切需求。知行易径的价值理念与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实际需求相契合,将知行易径多项应变思维和多主体参与的实务方法应用到具体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中,符合社区矫正工作不断发展的要求。本文尝试将知行易径应用于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实务研究,通过专业方法的运用,弥补相关研究领域的不足,为当前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方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本文通过对访谈内容、文献期刊、政府文件等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知行易径在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初步探索。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界定等内容。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从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工作的专业价值伦理和方法、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现状三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第三部分,济南市L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现状和问题。主要介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内容和基本阶段,总结了当前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知行易径应用于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可行性分析。从知行易径是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有效实务模型、回应服务对象多样和复杂的需要、兼容性实务操作容易配合现行工作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第五部分,知行易径介入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实务应用。案例的选择侧重于社区服刑人员实现转变的可能性大小,按照知行易径中问题重构、确定目标、开发策略与技巧、解决问题与满足需要四个阶段开展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应用研究。第六部分,知行易径介入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反思。对两个案例服务进行经验总结,并针对介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路径探索,为知行易径在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有效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