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选择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并对比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与平补平泻手法治疗DPN的临床疗效,从而较客观地评价在相应的穴位上,采用捻转补法或泻法治疗气虚血瘀型DPN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针刺治疗DPN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主要根据穴位特性采用捻转补法或泻法,而对照组所有穴位施以平补平泻,连续治疗5天后休息2天为一疗程,接着进入下一疗程,4个疗程后评估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正中、胫、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运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治疗前改善(P<0.05)。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84.4%。3.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下降(P<0.05),并且采用捻转补泻手法对餐后2h血糖的调节作用比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更加明显(P<0.05)。4.组间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比较,两组治疗后正中、胫、腓总神经的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都有明显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更好(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可知,针刺捻转补泻手法治疗气虚血瘀型DPN疗效显著,前提是要在辨证分型的条件下,在相应的穴位上施以捻转补法或泻法,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麻木、短气、乏力等症状,同时能够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还能提高四肢末端正中、胫、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针刺捻转补泻在治疗本病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辨证分型的前提下其疗效尤为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