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辽宁兴城一油松无性系种子园及其自由授粉子代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为种子园的营建以及高世代种子园的改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以油松总DNA为材料,从其他树种中应用的101对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SSR引物11对,分析了Taq聚合酶、模板浓度、Mg2+浓度、dNTP浓度以及引物浓度对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建立了稳定的、可重复的油松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及PCR扩增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15μL SSR—PCR反应体系中,模板DNA最适宜浓度为2ng/μL,Mg2+的最适浓度为0.25mmol·L-1;dNTP最适浓度为0.2mmol·L-1;单引物的最适浓度均为250μmol·L-1;Taq聚合酶在15μL反应体系中宜加入0.375U。 2) 统计利用所选11对引物对同一油松种子园内49个建园无性系和子代群体进行了SSR-PCR反应,通过6%的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每对引物扩增产物在100~250bp之间的等位谱带数,最多为10,最少为5,平均为7.7273。 3) 建园无性系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建园无性系基因多样度(PIC)值为0.7435,同其他树种相比差异显著,都保持在较高水平。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7098,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7263,观测杂合度略微偏低。除PtTX4001实际观测杂合度低于期望杂合度较多外,其余各位点实际观测杂合度与期望杂合度均差异不显著。平均固定指数(F)值为0.0086,表明亲代群体的杂合体和纯合体相差不多。Fst值从0.0080(PtTX2146)到0.2527(PtTX4011),平均值为0.0576,即有5.76%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之间,说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之内(94.24%)。 4) 子代群体同种子园无性系(亲代)相比,各项多样性参数相近,遗传多样性只是略微有所降低,仍然保持较宽的遗传基础。11个位点中,有一个位点(PR011)观测杂合度显著高于期望杂合度,而在余下的10个位点中,除位点PR4.6的观测杂合度略低于期望杂合度的值外,其余9个位点的观测杂合度均显著低于期望杂合度的值。平均观测杂合度的值(0.5753)也明显低于平均期望杂合度的值(0.7335),表明子代群体多数位点偏离了Hardy-Weingerg遗传平衡,可能是亲代群体在基因世代传递过程中遭受到了非随机因素影响造成的。除位点PR011的Fis值为负值外,其余均为正值,说明子代群体多数位点纯合子过量而杂合子不足。Fst值为0.1679,说明三个子代群体的分化较大,也大于亲代群体。Nm=1.6491>1,可以看出子代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并非由遗传漂变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