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特异性敲除生长激素受体引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的机制探讨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odkill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以弥漫性肝细胞肥大、泡性肝脂肪变性为病理特征的一类慢性肝病。顾名思义,NAFLD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伤肝脏的因素之外,所发生的肝脏病变。近年来,NAFLD患者的数量在逐年升高,已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2015版)中显示:截止2015年,中国成年人脂肪肝患病率约为15%(6.3%-27%)。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现已居全球慢性肝病的首位。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是一类由脑垂体所分泌的、由191个氨基酸组成的单肽链,通过与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 GHR)结合发挥作用,是调节机体生长、发育等过程的重要内分泌因子。在肝内,生长激素通过生长激素受体的介导刺激合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低水平的GH和IGF-1与NAFLD的严重程度相关。在肥胖的啮齿类动物和生长激素缺乏的病人中,给予GH和IGF-1治疗可以减轻脂肪肝的状况。这些证据表明GH在肝脏脂代谢的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将利用肝脏特异性敲除生长激素受体(liver-specific knockout of growth hormone receptor mice,LiGHRKO mice)8周龄雄性小鼠来讨论GH/IGF-1轴与NAFLD之间的联系。期望寻找到治疗NAFLD的新药物靶点。  方法:  1.利用Cre-Loxp杂交技术,将同为C57BL/6J遗传背景的Alb-cre和GHRfl/fl小鼠杂交,同时具有Alb-cre和GHRfl/fl基因的小鼠为LiGHRKO小鼠。利用PCR扩增技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对3周龄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繁育得到8周龄的LiGHRKO雄性小鼠作为实验组,同窝出生的GHRfl/fl小鼠为对照组。  2.利用PCR、qRT-PCR实验分别检测肝脏及其他组织GHR基因的DNA复制和RNA转录水平,进行组织特异性敲除验证。  3.取8周龄LiGHRKO雄鼠和对照组小鼠,每组8-10只,进行体重称量,解剖取材,各器官称重,并对肝脏组织进行拍照。  4.内眦取血后,全血存于1.5 ml EP管,4000 rpm,离心10min,取上清即为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测,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densitylipoprotein,VLDL)的含量。  5.取8周龄LiGHRKO雄性小鼠和对照组小鼠的肝脏组织,进行RNA提取,反转录得到cDNA,通过qRT-PCR实验进行糖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检测。  6.取8周龄LiGHRKO雄性小鼠和对照组小鼠的肝脏组织,进行蛋白质提取,通过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PI3K/AKT/mTOR/p70S6k1通路的变化情况。  7.利用线粒体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以及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检测LiGHRKO小鼠和对照组小鼠的线粒体功能情况。  结果:  1.肝脏特异性敲除生长激素受体后,8周龄LiGHRKO雄性小鼠体重及其他脏器无明显变化,肝脏重量与体积增大,呈非酒精性脂肪肝表型。  2.肝脏特异性敲除生长激素受体后,LiGHRKO雄性小鼠出现糖耐量减退、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  3.8周龄LiGHRKO雄性小鼠的脂肪合成显著增加,脂肪分解明显减少。肝脏特异性敲除生长激素受体致使肝脏内脂肪过度沉积。  4.肝脏特异性敲除生长激素受体,可减少p-PI3KTyr607、p-AKTSer273、p-mTORSer2448、p-p70S6K1Ser371的表达水平,抑制PI3K/AKT/mTOR/p70S6k1信号通路的转导。  5.肝脏特异性敲除生长激素受体后,线粒体活性氧升高、膜电位降低、线粒体相关基因表达减少、线粒体结构紊乱。  结论:  本研究结果证明,肝脏组织生长激素受体的缺失致使小鼠出现胰岛素抵抗、血清中VLDL、LDL、AST、ALT的水平升高。同时,肝脏组织生长激素受体的缺失增加了肝脏脂肪摄取和脂肪新生。LiGHRKO小鼠的PI3K/AKT/mTOR/p70S6k1信号通路传导受到抑制。而PI3K/AKT/mTOR/p70S6k1信号通路在肝脏组织中的抑制,会导致糖异生和线粒体的功能异常。我们发现,LiGHRKO小鼠的线粒体活性氧(ROS)升高、膜电位下降(△Ψm)、线粒体结构与活力相关基因表达量减少,致使线粒体结构受损,进而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本实验推断,肝脏中GH/IGF-1轴损伤后抑制PI3K/AKT/mTOR/p70S6k1信号通路的转导,引发肝脏线粒体功能异常,进而导致肝脏脂代谢异常与NAFLD病变的发生。
其他文献
随着水稻基因组全核苷酸序列测定工作的完成,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已成为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构建突变体库是研究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常用的突变体库构建方法有物理和化学诱变、插入突变、基因沉默等。其中,利用Ac/Ds系统构建水稻突变体库的方法得到了广泛运用。株高是水稻等粮食作物一个十分重要的农艺性状,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丰产、耐肥和抗倒伏性能。本研究室经过多年对粳稻品种Dongjin的Ac
发展环状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对药物分子、天然产物及其他功能有机分子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亲核性三配位磷促进的环化反应,通常具有无需金属参与、反应条件温和、且原料简单易得等优点,为多种碳环及杂环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提供了新的途径,因而受到了有机化学家的广泛关注。三配位磷与1,2-二羰基化合物(如?-羰基酯、?-羰基酰胺、?-二酮)加成可形成五配位磷化合物,即Kukhtin-Ramirez加合物,具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得到两种金属掺杂的Li_4Ti_5O_(12)材料和碳包覆金属掺杂的Li_4Ti_5O_(12)材料,考察了不同预烧时间、不同碳包覆量、不同掺杂金属以及掺杂用量对Li_4Ti_5O_(12)材料性能的影响,并且采用热分析、XRD、EIS、CV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等分析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以Li2CO3、TiO2和一定量活性炭为原料,同时掺杂两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