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传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反映了物种的历史背景、适应能力、进化趋向及受胁迫程度。因此,通过研究微卫星座位的遗传变异可以揭示物种的遗传背景、种群动态、遗传结构和变异。本文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联合推荐的10个微卫星座位,结合荧光标记PCR技术,对9个中国地方绵羊品种(苏尼特羊、兰州大尾羊、滩羊、哈萨克羊、和田羊、策勒羊、晋中绵羊、洼地绵羊、昭通绵羊)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计算了群体的遗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等位基因数、F-统计量、遗传距离、遗传分化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估了群体间的遗传结构。试验结果如下:1. 9个绵羊品种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观察杂合度均为高度多态,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较高,群体内遗传多样性丰富;10个微卫星座位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观察杂合度均属于高度多态座位,说明10个位点可以有效的用来评估群体的遗传多样性。2. 9个绵羊品种中,共检测到153个等位基因和32个稀有等位基因。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在5.7-8.7之间,群体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在3.2434-4.9847之间,群体表现为高度多态,9个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且遗传基础广泛。3. F-统计量及群体遗传多样度评估显示: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程度较少,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群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近交。4.检验了9个群体的Hardy-Weinberg平衡。在杂合度缺失、杂合度增加、可能性检验中,群体均不同程度的偏离了平衡状态,这表明群体结构正在遭到破坏。5.基于遗传距离的DA/UPGMA聚类图将9个绵羊品种分为四类:洼地绵羊和晋中绵羊聚在一起,然后与哈萨克羊聚为一类;和田羊和策勒羊聚为一类;兰州大尾羊与滩羊先聚在一起,再与苏尼特羊聚为一类;昭通绵羊单独为一类;最后四大类聚到一起。6.遗传结构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与DA/UPGMA聚类结果一致,反映了绵羊的起源与进化、遗传结构和变异及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