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壮族传统村寨景观是壮族同胞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景观营建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这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承都具有很大的价值。本文以桂林龙脊古壮寨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踏勘和GIS定量分析等方法,深度挖掘古壮寨景观营建中的传统生态智慧,总结提炼出其生态智慧的核心价值,并提出其在现代村寨建设中的营建启示。主要结论如下:⑴古壮寨选址符合风水选址思想,其村域所在高程为海拔370m到1290m,其中村寨聚落所在高程为600m到1000m,坡度5°到20°,坡向为东向或东南向。古壮寨的选址布局充分考虑了稻作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生态性和高效性,其“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四度同构的景观空间格局与地形、土壤、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相辅相成,山林水体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观促使其形成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⑵古壮寨梯田的开垦技术、水利灌溉技术、梯田道路交通布局、梯田稻作景观营建、复合生态系统以及古壮寨聚落公共空间营造、干栏式建筑营建、乡土材质的创新应用、民俗文化景观等对于保证高效的稻作生产、独特的景观风貌、科学的生态环境营造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⑶桂林龙脊古壮寨景观营建中的生态智慧核心价值为:“天人合一”的生态认知观、“因地制宜”的景观营建观、“诗意栖居”的乡土美学观、“薪火相传”的民族文化观。为解决民族村寨的持续健康发展问题,基于古壮寨景观营建的生态智慧提出民族村寨景观营建策略:以“天人合一”的生态认知观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以“因地制宜”的景观营建观指导民族村寨景观建设、以“诗意栖居”的乡土美学观引导村寨旅游开发建设、以“薪火相传”的民族文化观促进民族景观保护与传承。本论文以村域范围为研究视角,深入调查、研究、总结了民族村寨景观生态营建的个例,希望从个例中找出普遍性、相似性与关联性,从而将研究结论合理推广至资源与产业相似的其他村寨和地区,从而为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和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