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静居日记》为清人赵烈文所著,又名《赵惠甫日记》、《赵知州日记》。赵烈文(1832~1894),乳名来求,字惠甫,号能静居士,江苏阳湖(今常州)人。阳湖赵氏,声势显赫,六世祖赵申乔,康熙九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谥恭毅,赵父赵仁基,道光六年进士,通经史、工诗。赵烈文少时有文誉,不乐举业,曾三应省试不售,遂绝意科名,治经世之学。赵烈文四入曾国藩幕府,“曾文正一见称赏,礼为上宾。”(陈乃乾《阳湖赵惠甫先生年谱·序》)侍从曾国藩八年之久,耳闻目睹了曾国藩的许多重大决策,亲历湘军、淮军诸多重要事项,对当时众多不为人知内幕更是了然于胸。赵烈文著述颇丰,但平生所著诗词文稿尽皆散佚,惟手书日记存世。《能静居日记》全书五十四卷,起自咸丰八年(1858)五月,止于光绪十五年(1889)六月,跨度长达三十二年,其中所记咸丰、同治年间时局、政事、军情,特别是有关湘军集团、太平天国、捻军以及晚清朝廷的情况,尤具价值,在其他如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方面的内容亦多有涉及,包罗晚清社会万象。然迄今为止,学界尚未对《能静居日记》进行全面的研究。本文拟以初步探究的形式对《能静居日记》进行全局性概览性的研究,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管中窥豹,抛砖引玉以便后续研究者。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能静居日记》简况”,分析《能静居日记》的时代背景,概述日记的版本情况,主要从政治背景与学术背景进行考量;第二章,对《能静居日记》的主体内容进行整理归纳,从赵烈文家世生平、与曾氏兄弟的交往以及赵烈文的藏书、占卜等方面进行概括;第三章,结合《能静居日记》的史料价值试作述评。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文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综合方法,并采用文献分析法同多种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