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作为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最重要的一项,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主要手段。教育部的《新课标》也强调了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目标。但就目前我国高中生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来说,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与国家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问题的根结主要在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仍旧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自下而上式的教学方法。使用这种方法的教师会通过由词到句的翻译及语法的讲解使学生领会文章含义。这种方法忽视了对文章文化语境及篇章结构的分析,从而导致学生无法从宏观角度理解文章内涵,阅读能力不能显著提高。语境与语言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并被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语境”这一概念是由英国人类学家Malinowski (1923)最早提出的,在这之后学者们系统发展了这一理论并对将语境理论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做了大量研究。本篇论文详细介绍了学者们在语境方面的不同观点以及语境在阅读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并试图通过实验验证语境理论的有效性,功能,以及对不同阅读题目的作用。本文以相关研究为基础,以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高中部的两个班为实验对象,旨在探究语境理论在具体英语阅读教学环境中起到的作用,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阅读材料,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本研究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的试验研究方法。作者用三个月时间进行教学实践,通过采用控制班和实验班对比的方法,将语境理论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在控制班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法;在实验班将语境理论运用到阅读教学中,然后对两个班的前测和后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班在前后两次测试中的成绩无显著差异,实验班成绩有显著差异。这表明,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相比,基于语境理论的教学方法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方面效果比较明显。最后,作者结合当前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提出该研究有待改进之处及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