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结合应变弹性成像评估产后妇女前盆腔器官脱垂以及盆底肌肉收缩性的价值。方法:选择产后6-12周的妇女(产后组)进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和应变弹性成像检查。将耻骨联合中轴线作为基线,以与其呈135度角的直线作为参考线。测量静息状态下和Valsalva动作后膀胱颈距参考线距离、膀胱后角、尿道倾斜角、肛提肌裂孔面积、Valsalva动作后膀胱后壁距参考线距离以及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Valsalva动作后与静息状态下尿道倾斜角的差)等指标。随后常规经会阴超声分别定位耻骨直肠肌和会阴体,进行应变弹性成像检查,获得耻骨直肠肌和会阴体的应变值。与未妊娠成年健康妇女进行对照(对照组),评估妊娠妇女产后前盆腔器官脱垂情况。结果:产后组妇女的膀胱颈移动度、尿道倾斜角、尿道旋转角、肛提肌裂孔面积以及耻骨直肠肌和会阴体应变的最大值均大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显示膀胱颈距离参考线的距离、膀胱颈移动度、尿道倾斜角、尿道旋转角、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后壁距离参考线的距离、膀胱后角(Valsalva动作)以及耻骨直肠肌和会阴体应变的最大值与前盆腔脱垂相关。二元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膀胱颈距离参考线的距离(Valsalva动作)、膀胱后角(Valsalva动作)和会阴体最大应变值与前盆腔脱垂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耻骨直肠肌最大应变与膀胱颈距参考线的距离(Valsalva动作)、膀胱后角(Valsalva动作)、肛提肌裂孔面积没有相关性(均p>0.05)。会阴体最大应变与膀胱颈距参考线的距离(Valsalva动作)、膀胱后角(Valsalva动作)、肛提肌裂孔面积没有相关性(均p>0.05)。会阴体应变与耻骨直肠肌应变具有相关性(p=0.028)。Valsalva动作后,肛提肌裂孔面积与膀胱颈距参考线的距离相关(p=0.000);膀胱后角与膀胱颈距参考线的距离相关(p=0.002)。Friedman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所有超声指标之间均有相关性(p=0.000)。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妇女比较,肛提肌裂孔面积和膀胱颈距参考线的距离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其他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首次阴道分娩妇女与2次及以上阴道分娩妇女比较,所有测量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膀胱后角(Valsalva动作)、膀胱颈移动度和尿道倾斜角(Valsalva动作)诊断前盆腔脱垂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1(95%CI 67.3%~86.9%)、0.760(95%CI 66.6%~85.5%)和0.797(95%CI 70.6%~88.8%)。以膀胱后角(Valsalva动作)133.5作为截止值,其诊断前盆腔脱垂的敏感度为75.8%,特异度76.2%;以膀胱颈移动度25.05mm作为截止值,其诊断前盆腔脱垂的敏感度62.1%,特异度为81.0%;以尿道倾斜角(Valsalva动作)65.6作为截止值,其诊断前盆腔脱垂的敏感度74.1%,特异度为85.7%。结论: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可以直观地显示和测量肛提肌裂孔的大小以及膀胱颈和尿道活动度,提高诊断前盆腔器官脱垂的准确性;结合应变弹性成像能够有效地评估盆底肌肉的硬度,从而预测盆底肌肉的收缩性,有利于提高评估产后妇女发生盆腔器官脱垂风险的准确性,对临床医生选择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具有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