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作用下混凝土中应力波传播规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qianlo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冲击作用下混凝土中应力波传播规律,不仅是评价混凝土防护结构承载能力、防护效果以及防护工程设计的必要前提和理论基础,而且是武器侵彻方式、侵彻角等一系列性能设计的重要参考。通过混凝土中一维应力波传播实验,研究了混凝土中一维应力波在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下的传播规律。研究表明,一维应力波在混凝土材料均匀弹性条件下保持匀速传播,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应力波峰值无明显衰减;讨论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以通过缩短子弹长度、布点位置前移和加长试件的方式改进实验,以避免自由端面反射拉伸波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混凝土三轴实验和拉伸实验表明,混凝土破坏强度具有较强的围压增强效应,破坏强度、抗拉强度、拉伸弹性模量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增强效应,并且应变率效应在应变率量级发生变化时更加明显。利用不同应变率下的单轴压缩实验数据,去除压力效应的影响确定JH模型应变率参数;结合三轴实验结果和Mohr-Coulomb准则参数求得JH模型中的标准化粘聚力强度、标准化压力硬化系数和压力硬化指数。采用文中确定的JH模型参数对混凝土中一维应力波传播实验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分析了试件应力均匀性,认为距离撞击端面10cm以远的截面应力是均匀的。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对混凝土中一维应力波传播特性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较强应力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其峰值会迅速衰减,待其衰减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后,保持抗压强度值继续传播,峰值不再衰减;峰值低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不发生衰减。通过对混凝土结构内部爆炸应力波传播的数值模拟,分别研究了混凝土应力波的柱对称传播和球对称传播规律,认为在所选用的混凝土中,由于材料耗散和几何衰减的共同作用,应力波峰值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不断衰减;应力脉冲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展宽,上升沿逐渐变缓,由最初的强间断,逐渐演变成为较为平坦的应力脉冲。
其他文献
面对有限的石油资源和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汽车的发展不得不寻找新的替代技术。电动汽车凭借着尾气零排放的优越环保性能,电能来源广泛,能量利用率高,噪声低等优点,近来得到
油液监测作为一种有效的机械工况监测方法已有多种技术,而油液磨粒监测技术在获取早期故障信息方面是最有效的。目前,磨粒监测设备多为离线型,而离线监测方式容易造成信息的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移动通信市场的飞速发展,用户对移动通信网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网络运维管理模式,提高电信运营企业在新时期的核心竞争力,已经
美国企业家保罗.托马斯最早提出了执行力的相关概念,但当时关于执行力的概念还仅限于企业范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视野的拓宽,人们逐渐意识到执行力不仅仅是企业的问题,
为了降低汽车油耗及尾气排放,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汽车轻量化最直接也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在车身制造过程中使用轻质铝合金以及先进高强钢等轻量化材料。自冲铆接作
由于行人直接暴露在交通环境中,没有安全带、安全气囊等汽车乘员所具有的保护措施,使其成为道路交通使用者中的弱者,事故致死和致伤率很高。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车内乘员安
恒力弹簧支吊架是一种在限定位移内对被支吊物施以恒定张力的装置。用来支吊化工厂和电厂的气、水、烟、风管道系统;支吊热电站的锅炉本体和燃烧器;支吊电气化铁路的导电线和承
就地γ谱仪测量土壤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技术,受对“核素深度分布”和“土壤密度”未知的制约。通过就地γ能谱自身信息确定核素深度分布参数的工作是一热点、获取土壤密度的研
在汽车轻量化工业中,镁铝合金的焊接问题是制约其大范围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搅拌摩擦点焊技术以其固有的优势成为了镁铝合金焊接中的首选技术,有望取代传统的电阻点焊工艺,
国家电网数据中心“SG186”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其目标是建设“一个系统、二级中心、三层应用”。一个系统是指构建一体化企业及信息系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