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余华前后两个时期小说迥异之主题、形式的分析,把握其作品流变的轨迹,并对他创作转向的指导思想、文学背景及其重大意义作一梳理。
余华小说的主题转型可以从苦难情节的变迁,人性从恶到善的表现、“父亲”的迷失与回归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本文讨论了他的这些富有形而上色彩与意味主题的内涵及其表现。
余华早期作品在小说的叙事领域进行了声势浩大的革命,以无我的叙事方式、模糊的不确定的语言,随心所欲的时间处理进行了小说的形式探索,并因此而陷入了形式主义迷沼,导致精神“失语”。后期小说余华通过转变叙述人立场,运用简单而朴素的语言,重视作品的音乐性来校正过度的形式探索与语言狂欢,重新找回艺术的自信,并以丰厚的作品内涵回击对先锋文学“重形式轻内容”的批评,摆脱了形式枷锁的束缚,进入了创作的自由境界。
无疑,在所有先锋小说作家中,余华是最具有实验色彩和艺术个性的一个。近年来,他尽洗铅华,在保持了深邃丰富的精神内涵的同时,还刻意淡化技术层面的东西,它表明余华正在向一个更加成熟和超越的境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