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胆管癌是一种治愈率低、死亡率高、远期存活率不理想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随着医学界对小分子非编码RNA(microRNA)的深入研究,多学者已证实microRNA在多种生物学途径特别是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课题探讨miR-224在胆管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其表达与胆管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TNM分期的关系,明确其在胆管癌患者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随访并比较不同miR-224表达水平的胆管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分析其与其他临床指标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进而明确其在评估胆管癌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本课题研究条件、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初诊初治胆管癌患者30例,分别留取纳入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并保存备用。利用RT-PCR技术进行总RNA抽提、逆转录获取cDNA以及RT-PCR分别检测胆管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224的表达,并运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比较其分别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miR-224在两者中的表达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收集患者完整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运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胆管癌组织中miR-224的相对表达量与胆管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肿瘤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对此30例胆管癌患者术后的生存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其术后生存期,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多种因素对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进而判断miR-224在判断胆管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胆管癌患者癌组织中miR-224-5p的相对表达量为10.23±0.8861,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4734±0.0402。胆管癌组织中miR-224-5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以miR-224-5p的表达中位数将30例患者分为miR-224-5p高表达组与miR-224-5p低表达组,研究结果显示miR-224-5p高表达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高于miR-224-5p低表达组(p<0.05);另外,miR-224-5p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TNM病理分期密切相关,miR-224-5p低表达组偏早期患者比例(I期、II期)明显高于miR-224-5p高表达组(p<0.05)。而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的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因素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224-5p高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2.54个月(95%CI 16.76-28.32个月),miR-224-5p低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2.23个月(95%CI 29.86-34.60个月),后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前者(χ~2=9.169,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多种因素对胆管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miR-224-5p高表达、淋巴结转移阳性以及肿瘤TNM分期晚是影响胆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阴性以及TNM分期较早的胆管癌患者预后明显好于淋巴结转移阳性以及TNM分期晚的患者,miR-224-5p高表达的胆管癌患者较miR-224-5p低表达的患者预后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24在胆管癌中具有潜在的癌基因作用;miR-224的高表达对于胆管癌患者的预后起到消极作用。miR-224高表达是独立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预示胆管癌预后不良的标志物,其表达水平的高低可作为重要指标加入胆管癌预后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