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口退税政策是我国促进出口,通过形成价格优势来增强本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重要贸易政策工具。为了简化退税流程,防止外贸企业发生骗税行为,推动我国的外贸枢纽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我国从2012年开始对上海洋山港区及其长江流域的腹地实行启运港退税政策,规定货物一经确认由启运港离开,发往指定离境港口即可办理出口退税。该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出口退税效率,并且为上海港吸引了更多的外贸货物,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上海港相对日韩枢纽港的竞争力与国际地位。但是由于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需要大量的建设与运营成本,所以政策的决策者需要平衡政策实施的投入和效益,衡量是否有必要在区域内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以及选择启运港的数量和位置。本文建立了一个港口选择模型并设计了其求解算法来解决在启运港退税政策下的启运港选址问题。本文首先对启运港退税政策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分析了政策实施的效果、所需成本及产生效益的具体构成;然后基于用户均衡交通流量分配理论,以货主基于自身成本最小选择运输路径为前提,以区域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固定的政府投资额的约束下,建立了决策启运港的数量和位置的港口选择模型;接着以传统的遗传算法为基础,结合了 Frank-Wolfe算法,设计了求解模型的算法;最后以实际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假设以大连港作为离境港来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应用本研究所设计的模型及算法在大连港腹地范围内选择了哈尔滨等七个地点作为最优启运港,并分析了假如政策实施,区域内外贸企业出口报关地点的变化、出口货物的流量分布情况以及为政策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结果证实了本研究建立的启运港退税政策下的启运港选择模型以及解决模型的算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并且用实际计算数据展示了启运港退税政策对区域出口情况的具体影响。本研究对于政府制定合理的启运港退税政策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