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促使科学技术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科技交流和技术转让口译项目要求口译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等,还需熟悉具体的专业技术相关知识。翻译任务到来之时,译员必须在自身语言基础之上,进一步充实某专业领域的术语和词汇,以保证翻译项目的顺利进行。因此,当面临略知一二的专业领域翻译时,译员必定会遇到一些无法精确理解和表达的词汇或句子。这必然在翻译过程,特别是口译过程中,影响译员的译语产出,故精力分配模式(Effort Model)具有实践意义旨在为此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案。本文以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碳捕集和封存(CCS)示范和应用路线图”启动研讨会-B部分同声传译项目为例,分析了精力分配模式的应用并提出了以后提高口译质量的建议。论文开始首先对该项目的基本信息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针对项目所做的准备工作以及项目的完成进行了详细阐述。本文的核心部分是精力分配模式在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分析;最后,对项目进行了总结,并为以后的实践提出了需改进的内容以及研究方向。通过对该口译项目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在口译过程中有意识地应用精力分配模式有如下好处:对生疏的技术词汇有更快的反应,更好的译语产出,更好的口译精力分配协调能力。精力分配模式在整个口译过程中都指引着笔者如何分配精力和注意力并助力笔者圆满完成口译任务。希望可以让广大译员认识到精力分配模式对流畅的产出和高水平的口译至关重要;此外,本文也旨在呼吁广大译员能够在技术类的口译项目中应用精力分配模式。原因显而易见,即精力分配模式是减少口译压力行之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