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理性构造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su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刑法活动中,刑事案件定性量刑不公和刑法司法解释有违立法精神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被有的学者称之为刑法的“病理现象”。对此,人们有时难以自觉,有时不以为然,有时又无从反对。但它们对刑事裁判与刑事立法带来不利的影响则不容否定。而类似于此的刑法“病理现象”,都与刑法理性紧密相关。换言之,困扰着我们的这些现象,是与刑法理性相违背、相对立的。因此,研究刑法理性对于防止和减少刑法病理现象的发生和侵袭,健全刑法健康的精神与肌体,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立足刑法是理性法的命题,从刑法理性的构造入手,试图揭示刑法理性的构造与机理,从而为刑法立法、刑事司法和刑法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分析刑法病理或非理性现象,并为保持刑法理性的品格、克服有违刑法理性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由导论、主体与结语三部分构成,主体为第一、二、三、四、五章,共16万余字。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选择刑法理性构造题目的缘由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选择这个题目的原因主要来自现实的感悟、历史的启迪和理论的探索三方面。不难发现,司法实践中与刑法理性不符的案例和刑法司法解释中与刑法理性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历史上发生的令人触目惊心的违背刑法理性的事实历历在目,还有学者们对刑法作理论思考的积极倡导,使本文的选题显得必要与可行,从而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运用综合、比较、历史与逻辑的方法进行研究。第一章以刑法是理性法的命题为切入点,就理性、法律理性与刑法理性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进行学说上的梳理,为全文展开论述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在对理性学说演变过程进行简略的历巡后,本文认为理性是对人们在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本质和事物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以这种认识和把握作为根据去指导实践和超越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的概括。法律理性与刑法理性是理性在法律和刑法层面的具体体现,因而既与理性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又都具有自已的特征;理性是基础,法律理性与刑法理性在精神气质上与理性一脉相承,前后贯通。就法律理性论,从自然法、实证主义、法社会学和实用主义法等不同视角进行考察后,本文认为法律理性至少具有四个方面的内涵与特征:合乎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是法律理性的本质;特定的价值内涵是法律理性的目的追求;内在形式与构造是法律理性的重要内容;科学的方法是法律理性实现的途径。就刑法理性而言,在考察了启蒙时期的刑法理性、刑事古典学派的刑法理性和刑事人类学派的刑法理性后,本文认为刑法理性应包括以下内容:刑法的基础观念和基本立场是刑法理性的基础;合乎社会潮流的价值蕴涵是刑法理性的追求目标;刑法内在的形式与结构是刑法理性的主要表现;刑法方法是实现刑法理性的重要途径。第二章讨论刑法基础观念的理性,这是刑法理性构造中最基础的层面。文章先从刑法基础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角度,勾勒出刑法基础观念理性的轮廓。本文认为,刑法基础观念的理性是在刑法正当性观念、刑法执行观念和刑法机能观念的变迁过程中逐步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刑法基础观念理性主要由刑法机能理性、范围理性与形式理性构成。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我国刑法基础观念的理性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更趋理性定位刑法机能、更为理性确立刑法范围和更为普遍尊崇刑法形式理性的建议。第三章讨论刑法基本原则的理性。刑法基本原则的理性既是刑法基础观念理性的原则化和具体化,又是刑法犯罪构成的理性与刑法适用方法的理性的基础,在刑法理性构造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文章从罪刑法定、罪刑均衡这两个刑法基本原则入手,深入剖析了其蕴涵的刑法理性内涵及其意义。本文认为罪刑法定、罪刑均衡原则的理性是由它们独特的价值理性、制度理性和实践理性构成。其中,罪刑法定的价值理性体现在以人权保障为第一位、同时兼顾社会保护的价值追求,其制度理性体现在确立理性的刑法制度、选择理性的立法技术、确定理性的刑罚结果与禁止类推制度等四方面,其实践理性则由理性地对待自由裁量、理性地进行刑法推理和理性解释刑法条文等内容组成。罪刑均衡的价值理性则凸显在追求公正和预防犯罪的价值目标,其制度理性则体现在它对罪与刑的理性的制度设计,其实践理性则由理性地评价犯罪行为、理性地量定犯罪情节和确立宣告刑罚等三个方面组成。第四章讨论刑法犯罪构成的理性。刑法犯罪构成的理性是刑法基础观念的理性和刑法基本原则的理性在刑法内在形式与结构中的承载与展现。本章主要从体系与机能这两个主要方面对犯罪构成理性切入分析。本文认为犯罪构成的体系理性,在内容上表现为具有清晰的基本概念,在形式上表现为概念之间具有相互推导的逻辑结构;犯罪构成机能理性则表现为犯罪构成理性指导刑法实践和理性凸显刑法价值两个方面。具体而言,犯罪构成机能理性通过理性地指导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理性地凸显刑法的人权保障价值和理性划定犯罪圈来实现。在论述犯罪构成理性的基本构造后,分析了我国刑法犯罪构成理性的不足,并在体系理性与机能理性方面对我国犯罪构成理性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第五章讨论刑法适用方法理性。刑法适用方法的理性位是刑法理性构造中最后一个层面,它是刑法理性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是刑法理性实践精神的栖息之所。本章以刑法适用基本上是一个三段论的过程为出发点,从刑法解释方法的理性、刑事案件形成的理性和刑法推理方法的理性三方面来构建刑法方法的理性。文章认为,刑法解释方法的理性的核心就是遵守刑法应受严格解释原则,而正确理解刑法应受严格解释原则的前提,必须正确地理解罪刑法定原则,其中的关键是克服浪漫主义与教条主义、理性对待扩张与类推,并在刑法文本的可能的词义中解释刑法。同时还注意要严守逻辑理性、理性解释条文的歧义、正确地选择解释方法。案件事实形成的理性,在于理性评价、理性整合和理性考量案件事实。也即要全面正确评价、不得重复评价案件事实;在案件事实形成过程中构成要件与案件事实相互合理整合;在分析疑案时对事实疑问坚持有利于被告原则、对法律疑问则不得适用此原则。文章认为以三段论为代表的逻辑推理是刑法推理方法理性的基础,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建立在推理基础刑法推理方法发展趋势的情况。文章的结语,是在前文对刑法理性构造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与形体基础上,对全文作一个简要的总结。本文认为,从刑法理性构造中可以获得一个考察刑法的新的视角与方法,并以当前学界对许霆案的热议为例,从刑法理性构造的角度进行分析,也再次响应前文命题,刑法是理性法,并倡言刑法人做理性人。本文在构建和分析刑法理性构造中,从刑法基础观念、刑法基本原则、刑法犯罪构成和刑法方法四个层面来进行,四个层面各有自身内部的构造与机理,统一构成刑法理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刑法基础观念理性是第一层面,处于刑法理性构造的最基本、最基础的地位,依次为刑法基本原则理性、刑法犯罪构成理性与刑法推理方法理性。从宏观到微观、观念到方法,体现了刑法理性构造从理念到方法一脉相承、把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的整体架构与品格。正是各个层面及其内部的理性构造,支撑起刑法理性构造的轮廓与形体,孕育着刑法理性的精神气质,蓄积了刑法理性的生命力量。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文看来,刑法理性既是需要阐释、分析的对象,同时也是指导刑法实践的一个标准,一种方法,即所谓既是“武器的批判”,也是“批判的武器”。
其他文献
为满足高精度导航及隐蔽性要求,基于方位旋转技术,给出了针对水下平台惯导系统惯性器件(iner—tialmeasurementunit,IMU)误差无阻尼估计算法。首先分析了状态转换对固定指北式平台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液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以三峡库区万州滑坡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在收集该区地质灾害资料及现场调查基础上,总结、归纳和分析了滑坡灾害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滑坡地质灾害评
目的检测织纹螺毒力大小.方法1986~2003年对此作了专项监测和调查,织纹螺毒力测定按美国AOAC关于麻痹性贝类毒素小鼠生物测定法进行.结果18年来不同年份各监测点织纹螺毒力存
希腊时代人们就对观察学习作了现象学的阐述。行为主义诞生前夕主要有以本能为基础和以反射弧为中心的模仿学习理论。20世纪20年代和40~60年代,观察学习研究先后出现两次沉寂。到了70年代
廊坊被誉为"京津走廊明珠",区域优势可谓得天独厚,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廊坊的生态文明带来冲击和破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相较于我国,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
目的:探讨了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8、IL-18和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酶联法对33例ACI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L-2、IL-8、IL-18
目的测定老年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合并贫血患者红细胞生成素(EPO)、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的水平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贫血患者142例,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将患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