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政治中,法德关系是一项重要内容。1963年1月22日,对法德两国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特殊的日子。因为标志两国走向全面和解的并在战后法德关系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爱丽舍条约》正是在这一天正式签署的。条约所建立的磋商协调与合作机制,确保了友好合作条款的落实和长期合作固定化。《爱丽舍条约》不仅在缔造法德关系上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具,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以这个条约为基础,形成了日后推动欧洲建设的“法德发动机”。因此,法德和解对战后国际经济与政治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从历史上看,作为“世仇宿敌”的法德两国几乎不可能成为伙伴。但是,事实上,两国在战后不到20年的时间里携手走向了全面和解之路。那么,这究竟是如何以及为何发生的?为此,本文以《爱丽舍条约》为出发点,结合二战后特定的历史条件与国际形势,从政治、经济以及西欧联合等角度,对二战后至1963年条约签订这段时期法德关系的发展进程和法德和解背后的原因,展开论述,以期对此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