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费师范生政策建立初衷是国家进一步落实教育和科技兴国基本国策的具体措施,目的也是为我国教育事业培养优秀的教育家。自2011年第一批公费师范生毕业到2018年间,一共有8届公费师范生投身教育行业,随着公费师范生数量增加,他们也逐渐成为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已入职的公费师范生职业发展现状如何?他们是否为自己设计了职业发展规划?他们的职业发展是否遇到困境?产生这些困境的原因是什么?解决思路和对策有哪些?以上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以安徽省M市公费师范生为例,故依据《安徽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M市中职、普通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标准》和《M市中职、普通中小学骨干教师评选标准》,设计出三维评价指标:教育教学、教研科研、教育管理。将找出的问题归纳在四个层面:个人层面、学校层面、政府层面和高校层面并提供对策。研究问卷选用自编的“入职后公费师范生职业发展”调查问卷,共发放88份,回收有效问卷88份,有效率100%。数据分析采用SPSS分析处理数据,基于对问卷数据分析和对公费师范生、领导同事、M市教育局人事科和组织宣传科负责人、M市教科院和M市电教馆负责人进行访谈,发现公费师范生的职业发展现状以及不同变量下公费师范生发展差异,利用逻辑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分析并总结,制约公费师范生职业发展的因素,并提供促进公费师范生职业发展的策略和思路,得出以下结论:在满意度调查上,受访者很大程度上给予公费师范生认可和期望,但数据表明公费师范生在入职后,他们的职业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一点对于入职于农村薄弱学校的公费师范生尤为明显。影响公费师范生的职业发展因素个人层面表现为:公费师范生在教育教学维度上实践能力偏弱;在教研科研维度上主观能动性不足;在教育管理维度上经验欠缺;整体职业发展定位不准确。学校层面表现为:对公费师范生工作安排不合理;学校职级晋升论资排辈;绩效考核不公平;校本教研氛围淡。政府层面表现为:政策执行力弱;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教师培训项目用处不大。高校培养层面表现为:在校期间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不到位。促进公费师范生职业发展策略和思考,公费师范生在个人层面:提升思想、强化认识;注重实践,立足教学;勤于思考,主动教研;目光向前,合理规划。学校层面:加大教师活动力度,给予教师人文关怀;坚持师徒结对制度,新老对应互帮互助;树立团队合作氛围,完善集体备课制度;落实公平合理晋升,激励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培养政策,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深化绩效工资改革,确保教师多劳多得。政府层面:完善公费师范生政策;合理规划在职教师培训;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依法履行给予教师的权利和义务。高校对公费师范生培养层面:注重实践教育;优化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