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教权最早出现于5世纪,它的实施使基督教在欧洲广泛传播开来。到了15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葡萄牙积极在海外扩张,而罗马教廷也将目光投向海外。于是,保教权在葡萄牙海外殖民地也大力推行起来。
1497年,达伽马率船队首次开启了与印度的海路通航,随后葡萄牙人纷至沓来。阿丰索·德·阿尔布克尔克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建立了葡萄牙在东方的殖民帝国。同行而来的传教士也开始在印度境内积极地传播基督教。葡萄牙国王、殖民当局对传教事业给予了诸多帮助,其中包括运用武力。但在同时,当保护传教与追逐世俗利益相冲突时,殖民当局也往往会舍弃前者。保教权的运用使印度的教务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武力传教激起了当地居民的仇恨与反抗;本地神职人员的培养进展缓慢。 罗马教廷开始的时候利用保教权在欧洲以外的地方推广基督教,一百年以后它继而发现葡萄牙的王室也在利用保教权干预教会内部的事务,于是罗马教会与殖民政权的合作转为矛盾和冲突。而且在17世纪,葡萄牙帝国衰落更使保教权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罗马教廷于是采取了措施,如设立传信部、倡导宗座代牧制,以直接管理海外教会。但是,前后两套体制的同时运用,使得葡萄牙政府与罗马教廷产生了不少矛盾,也给印度的教务造成了一定的混乱。而在面对异质文明之时,以何种方式去促进基督教的传播,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只有尊重所在国的文化传统,积极寻找契合点,才是基督教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