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世纪葡萄牙保教权在印度的发展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a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教权最早出现于5世纪,它的实施使基督教在欧洲广泛传播开来。到了15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葡萄牙积极在海外扩张,而罗马教廷也将目光投向海外。于是,保教权在葡萄牙海外殖民地也大力推行起来。 1497年,达伽马率船队首次开启了与印度的海路通航,随后葡萄牙人纷至沓来。阿丰索·德·阿尔布克尔克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建立了葡萄牙在东方的殖民帝国。同行而来的传教士也开始在印度境内积极地传播基督教。葡萄牙国王、殖民当局对传教事业给予了诸多帮助,其中包括运用武力。但在同时,当保护传教与追逐世俗利益相冲突时,殖民当局也往往会舍弃前者。保教权的运用使印度的教务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武力传教激起了当地居民的仇恨与反抗;本地神职人员的培养进展缓慢。 罗马教廷开始的时候利用保教权在欧洲以外的地方推广基督教,一百年以后它继而发现葡萄牙的王室也在利用保教权干预教会内部的事务,于是罗马教会与殖民政权的合作转为矛盾和冲突。而且在17世纪,葡萄牙帝国衰落更使保教权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罗马教廷于是采取了措施,如设立传信部、倡导宗座代牧制,以直接管理海外教会。但是,前后两套体制的同时运用,使得葡萄牙政府与罗马教廷产生了不少矛盾,也给印度的教务造成了一定的混乱。而在面对异质文明之时,以何种方式去促进基督教的传播,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只有尊重所在国的文化传统,积极寻找契合点,才是基督教的主旨。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清代统治者由于政治军事的需要,在热河进行木兰秋狝并肇建避暑山庄,热河由此而成为清廷的第二政治中心,热河八旗驻防亦因此而设置。在对满蒙八旗兵的管辖上,清廷于雍正二年(1
天津海关是1861年3月23日设立于清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天津港,是处理清朝和朝鲜之间的近代通商、交涉事务的机构。19世纪80年代以来,天津海关与朝鲜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
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接隋唐,处于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也是两大盛世之间的过渡时期。在财政制度上,从大司农、少府的双核心财政体系到以度支尚书(后为户部尚书)为核
历史上的琉球王国(即日本国冲绳县),是位于中国东南太平洋上的岛屿国家。中国古代史书《隋书流求传》就有关于古琉球的记载,这成为研究琉球最早的文献资料。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