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高中学校普遍存在学校补课现象。由于高考的录取率有限但社会各界努力追求升学率,由此采用过激的补课方式:学校补课。它对中学教育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长期的单调的学习高考内容对师生身体造成损害、心理产生压抑以及束缚学生思维、压制学生个性发展、妨碍教师的职业成长,对学生的危害极大,对教师的伤害极大。同时它也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使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因此辍学。 尽管如此,学校补课现象在政府的多年“禁补”的压力下不仅没有彻底消失,反而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为从根本上解决学校补课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该现象形成的三大原因:以分数为唯一评价依据及后续的利益分配使得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和家长接受学校补课,因为学校补课在短期内能提高高考成绩;学校、教师及家长都能从学校补课中获取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因而采用学校补课;另有部分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如知识水平或工作特点等无法对子女进行经常性教育和监管而放弃对子女的教育、监管义务采用学校补课,借此把责任推给学校和教师。 文章结合本人几年的补课经历和思考,认为首先是要纠正各级部门及学生家长对学校补课的态度,认识到学校补课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其次,改革高考内容和招生办法降低竞争中的学科内容难度,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拓宽学生的升学渠道。然后设法提高教师待遇和放开家教市场使有需求的教师和学生都不必依赖学校补课各自达到补贴家用和提高成绩的目的。最后建议在前几项工作不能在短期内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加大管理力度,通过公开执法方式、设立专门监督机构并将整个执法流程置于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下来强化执法达到禁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