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视野下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分层流动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ucaihong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社会的开放程度逐步提高,这使得各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加快,分层流动的方式增多。在众多影响因素中,随着工业化社会对于社会成员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日益提高,教育所承担的选拔功能日益增强,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通过教育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成为一条重要而有效途径。那么教育对少数民族在社会分层流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困境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新疆的少数民族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新疆人口数最多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为例,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描述和分析了维吾尔族家庭在社会分层流动的过程中,教育所起的作用以及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教育功能的改变。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是教育促进社会流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促进社会流动是有条件的。本研究分析解释了新疆少数民族在社会分层流动过程中环境、收入、能力、观念、地位——圈子、个人素养等方面的变化,进而分析在这些变化中教育所起的作用;同时,我们发现因为新疆的少数民族大多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长期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有着自己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当少数民族社会分层流动时,不可避免的要与本民族外的文化相互碰撞,教育除了在这之间起到润滑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促进少数民族社会分层流动外,也遭遇一些困境。特别是随着高校扩招,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分层流动的作用呈现弱化的趋势。社会转型与市场经济的冲击,都对少数民族社会分层流动产生较大影响,少数民族在社会分层流动过程中,家庭所占资本的多少直接影响少数民族的社会分层流动,所以当少数民族中的弱势群体通过教育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时,往往需要寻找那些技术较强而不受社会资本影响较大的工作,否则很难实现向上的社会分层流动。处于中产阶级的少数民族,因为本身家庭条件较好,通过教育可能只是更多的维持了原本的资本而已,社会分层流动不够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微创小切口外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微创小切口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68例,其中开放性C3型骨折7例,闭合性C3型骨折61例,
本文从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作用机制及与冠心病A型行为有关的其他社会心理因素研究进展三方面进行整理,并提出研究中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思路。
在陇东肉牛新类群选育过程中,为了系统评定新类群的繁殖性能,对新类群两个组合南本F_1和安本F_1的妊娠期、繁殖周期、助产和难产情况等进行测定,系统掌握各项繁殖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