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离子阱质谱仪的设计与性能探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loria_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谱仪作为现代分析仪器的代表,其应用领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扩展,已经涉及到医学、地质、化学、环境生物分析和载人航天等众多领域。质量分析器是质谱仪的核心部件,决定质谱仪的分析性能。线性离子阱是质量分析器的一种,具有较高的离子捕获效率和离子存储效率。然而传统线性离子阱的双曲面结构对加工和装配的精度要求过高,使得对其电极结构简化的研究工作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因此诞生了较多简化电极结构的线性离子阱,如矩形离子阱、三角形电极线性离子阱等。但是由于电极的简化,其内部电场中存在较多的高阶电场成分,使其分析性能如质量分辨率等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制造结构简单且具有较优分辨率线性离子阱的设计方案,研发了线性离子阱质谱仪平台并全面测试其分析性能。具体内容如下:(1)本文设想将易于加工的圆弧形电极结构代替原来的双曲面结构去构建线性离子阱,并通过理论分析来验证这个方案的可行性。理论研究的具体方法为:利用计算机软件SIMION对半圆弧形电极线性离子阱进行建模,采用模拟软件AXSIM分析离子运动轨迹并生成模拟质谱峰。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半圆弧形电极线性离子阱的理论分析性能较优,扫描速率为1500Th/s时,质量分辨率可达到2858,证实了采用圆弧形电极构建性能优良的线性离子阱方案的可行性。(2)搭建了电喷雾电离源—半圆弧形电极线性离子阱质谱仪(ESI-HreLIT)实验平台以验证半圆弧形电极线性离子阱的分析性能。设计并搭建了整个仪器系统,完成了半圆弧形电极线性离子阱(HreLIT)的结构设计、加工及装配,三级真空系统的建立、电喷雾电离源的设计与制作、离子导引系统的建立与电路系统的搭建等。(3)在离子径向出射模式下,通过改变质量扫描速率,测试质量分析范围以及进行多级质谱分析,分析并评估ESI-HreLIT质谱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ESI-HreLIT质谱仪可检测的质量范围超过2800Th,最高质量分辨率可达4350,并可以成功进行三级串联质谱分析,一级CID效率可达78%,二级CID效率可达59%。(4)在离子轴向出射模式下,测试并评估ESI-Hre LIT质谱系统的分析性能,同时探究了电压配置参数,如后端盖电压、共振激发频率和质量扫描速率等对轴向出射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ESI-HreLIT质谱仪成功地完成了离子轴向出射,且分辨率与径向出射模式下的基本相同,并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了电压配置参数对轴向出射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最终表明:本文设计的新型线性离子阱HreLIT结构简单,在径向出射模式和轴向出射模式下,都获得了较优的质量分辨率,表现出良好的分析性能。同时也表明在众多简化电极结构的线性离子阱中,HreLIT具有更优良的分析性能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公用服务舱是一体化飞行器公用服务系统的结构主体。本文围绕推进系统(储箱)和设备进行一体化设计。提出公用服务舱结构模块化设计,以及在一体化、模块化设计基础上的结构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系
期刊
本文对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通用分析软件的关键技术即典型元件的特性算法、流体网络算法和图形建模,数据库的开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根据典型元件的设计思想,给出了润滑系统
遥测系统是飞行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飞行试验的关键内容和取得成功的判据之一,获取完整可靠的遥测数据可以为改进飞行器设计、分析试验故障和指挥决策提供支撑。本文以临近
图像分割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实现图像理解与识别的前提。阈值化因其简洁、高效、易实现性成为图像分割中一种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并在自动目标识别、医学影像分析
元代在经济领域奉行积极开放的政策,海上贸易的空前繁荣,阿拉伯国家与地区的大批商舶频繁往来于中国,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均远远超过唐宋时期,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在与中国的和平
本论文针对轿车进行无级变速器电液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包括无级自动变速汽车匹配规律、控制系统集成化设计及可靠性、工程化软件开发、CVT样机集成、台架性能试验、
INS/GPS组合导航是常用的车载导航方式,但是其易受到人为干扰、涵洞隧道等影响,形成GPS定位盲区。利用地图匹配技术对车载导航系统进行辅助定位,是克服车辆在GPS盲区中定位精度
岭南地区中草药资源品种多,分布广,产量大,有不少质量上乘的道地药材及中成药,素有“广药”之称。但由于药材种类繁多,来源复杂,不但贵重稀有药材的伪劣品屡屡发现,一些常用普通中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市场对螺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螺纹检测过程是由校测员人工地进行,不仅测量过程复杂,而且存在精度较低和时间长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