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和FDI对中国地区差异的影响及实证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c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提高。中国已经成为外商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I)的主要接受国以及自2002年以来世界第五大贸易国。对外贸易和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对外贸易不仅通过向国外出口产品增加了中国的经济产出水平,而且通过更有效的配置资源和加快技术升级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另一方面,FDI的流入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包括扩大资本构成,加快技术转移,增加就业和出口。总之,对外贸易和FDI促进了中国国内市场扩张,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并且刺激了不同行业的竞争。 但是,全球化带来的这些收益并不是在地区间均匀分配的。由于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从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受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优惠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高度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极大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的资本形成、产品出口和经济增长,由此加剧了地区差距特别是东部和西部差距的扩大。东部地区发展较快,西部(包括中部)地区发展相对较缓慢。 如何控制和缩小地区间逐步扩大的差距,一直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尽管近年来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缓解这一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不少学者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扩大的问题并没得到根本解决。影响地区差距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本文从全球化的角度,即通过分析FDI和对外贸易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的影响,试图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全球化和地区差距之间有什么关系?第二,全球化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程度如何?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提出问题,回顾关于经济增长、FDI、对外贸易和地区差距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第二章介绍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现状,包括三大地区对外贸易和FDI的发展情况,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事实依据。第三章介绍衡量地区差异的指标并选取其中三种代表性指标对中国地区差距进行测算,观察近二十年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情况。第四章介绍理论模型,并依据理论模型构建包含FDI和贸易开放度等变量的回归模型,应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计量分析,估计FDI和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和地区不平等的影响。最后一章给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特别是为西部大开发政策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公共教育支出绩效是指为满足社会成员的教育需求,而进行的资源配置活动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之间的比较关系,主要考察教育资源分配的合比性和政府运用教育资源的有效性,也就是教育资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经过了萌芽期、发展期、考验期、成熟期并逐步发展起来。虽然对个人理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其以保值增值、协调一致、计划性等为主要原则
为解决中国核电大发展背景下项目融资困难的问题,给中国核电企业、有意参加中国核电项目开发的投资者和贷款人提供决策服务,论文通过剖析历史、考察现在、展望未来,研究了中国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