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中中小学校长阻力问题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y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对教育改革中中小学校长面临的自身阻力问题进行调查,了解作为关键角色的中小学校长对待改革的真实想法和实际困难,并以一种阻力的视角分析和探讨这些现实问题的成因,最后提出减少或消除这些阻力的建议与对策,旨在提高校长领导力,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绪论部分采用文献法对现有的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改革概况、改革中教师及校长阻力情况、校长角色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从课程改革的历程、改革阻力的来源及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影响改革的校长自身阻力因素进行分析,了解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与方向,为本研究的进行奠定了基础。另外,重点阐述了教育管理理论、社会角色与校长角色理论、态度改变的理论和教育管理文化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教育改革中校长阻力的概念:部分中小学校长由于自身原因导致其无法真正实施教育改革,甚至阻碍、抵制改革的心理因素和行为表现。第一章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9名中小学校长和2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以自编访谈提纲《关于教育改革中校长阻力的访谈提纲》和自编问卷《问卷A:关于改革中校长阻力的问卷调查(校长问卷)》、《问卷B:关于改革中校长阻力的问卷调查(教师问卷)》为研究工具,发现就教育改革的总体情况而言,在肯定改革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改革仍存在人财物力的投入不足、校长教育理念的具体落实亟需加强、校长教育教学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教师对待改革力不从心等问题,表明当前改革进入了瓶颈期。基于此,能够揭示校长的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阻力:认知方面,校长由于改革理念不清、改革方向不明确,缺乏远见,思维僵化等形成认知阻力;情感方面,校长对待改革或迷茫、无奈、不知所措,或担心、畏惧、敷衍了事,亦或排斥、抵制、“不作为”,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冲突;行为方面,校长由于缺乏相应的个人素养、专业知识和领导能力而降低了改革实施的有效性。第二章结合访谈和问卷结果,对产生校长阻力的多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发现由于校长个人的人格特质、心理顾虑、惯性心理,及组织间的利益冲突、权利制衡、环境制约和社会文化制约、制度缺陷、角色冲突等源于校长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存在,导致校长成为教育改革的强大阻力。第三章针对改革中中小学校长的阻力情况,从校长自身建设、校内组织协调及社会政策支持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首先,校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改革观,重视每次专业培训,并做好自身的角色转变。同时校长在领导中要拓宽校内利益诉求渠道,建立优秀的领导团队,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最后,改革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充足的资源保障,基于此建立成功的改革试点,为校长提供成功的范例与经验,将有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之下,为了满足社会用电需求,需要不断扩大电网的规模,而110kV电力电缆线路作为电网建设当中常见的一种输配电线路,其自然是电网扩大的主要目標。在110kV电力电缆线路的扩大建设当中,因为其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正式施工之前,必须进行相应的方案设计工作,同时依照设计方案制定相关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110kV电力电缆线路;设计工作;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制度变迁的产物,他们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根”还在农村,但是他们已经脱胎换骨,日益成长为一个迫
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我国的贫困现象比较突出,不但贫困人口的数量有所增加,而且贫困程度也有所加深,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保障人的基本生
通过对事故井资料收集,落实井下落物详细情况,采用相应解卡工具及打捞工具,利用管柱将解卡、打捞工具下至井下并配合地面设备完成解卡打捞.解卡打捞事故处理存在不可知因素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