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我国仅高校毕业生人数即达680万,在毕业前参加实习的各类学生人数更是超过1000万,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权益受损的情况屡见不鲜,而法律提供的保障措施并不得力,维护实习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迫在眉睫。关注大学生的实习权益保障问题,不仅关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更关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本文力图找出大学生实习权益受损的原因,从法律层面界定大学生实习期间劳动关系的性质,厘清学生与学校、实习单位的法律关系,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探索实习学生权益保护的途径,并指出保护原则和具体保障措施,以期为维护学生的实习权益,提升实习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受损情况。包括界定本文探讨的实习的概念和范畴,分析典型案例,并总结实习学生权益受损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分析大学生实习期间涉及的法律问题。包括比较国内外法律对学生实习问题的规定,界定学生实习期间法律关系的性质,探讨实习期间的学生是否属于劳动法上的适格劳动者,分析实习学生与学校、实习学生与单位以及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建立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法律机制的思考。包括比较美、欧等国及我国台湾、澳门等地区实习制度的特点及法律规则;探索受损害学生能够依赖的劳动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救济途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保障、校企联合、挖掘社会资源等我国建立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法律机制的原则,并指出了针对学生实习问题出台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在劳动法范畴内规定适用学生的工伤保险制度、全面推行实习合同的签订、规范学生申诉制度、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企业出台支持办法、探索商业化的实习保险机制、完善学校实习制度、加强学生的自身保护意识等建立健全实习权益保障法律机制的具体举措。在我国着力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型的背景下,作为搭建学校理论教学与工作实践的最佳桥梁,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问题绝非仅仅是学生自身和学校的思考内容,而应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该问题解决的好与坏,直接关乎我国人才战略的实现,亦是解决“用工荒”和“选才难”矛盾并存的突破口。我国的劳动力供给正面临“路易斯拐点”,政府、学校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都应放眼长远,加快推动相应立法、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建立起适合我国的学生实习权益保障法律机制,切实维护大学生的实习权益,才能真正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