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M的地铁车辆轮轨磨耗预测及其动力学性能分析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2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作为大运能快速客运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铁车辆运行以其轨道线路小半径曲线占比多、常态超负荷运营和频繁加减速的特点,更进一步加剧了轮轨磨耗。轮轨磨耗的加剧会引起噪声以及车辆轨道的剧烈振动等问题,影响地铁车辆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平稳性和乘坐舒适度,情况恶劣的会导致车辆脱轨,对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研究地铁车辆轮轨磨耗预测,分析轮轨磨耗对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为重要。本文详细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于轮轨磨耗预测的研究现状,明确了轮轨磨耗预测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并且梳理了本文的整体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介绍了A型地铁车辆ZMC120转向架的基本结构和设计特点,根据A型地铁车辆参数,并做了适当的简化,在UM多体动力学软件中建立了相对应的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根据地铁实际运行线路和地铁设计规范,建立了基于实际线路的线路模型,并且添加了轨道不平顺激励。介绍了轮轨滚动接触理论和相关算法,以及常用的材料磨耗模型。使用UM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将得到的参数结合基于虚拟渗透的非赫兹接触KikPiotrowski方法和Archard磨耗模型,计算得到车轮型面的变化量,从初始的车轮型面中去掉这些变化量并进行平滑处理就可得到磨耗后的车轮型面,多次循环计算实现车轮型面磨耗的预测。基于地铁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轮轨滚动接触模型和材料磨耗模型建立了轮轨磨耗预测模型并进行了10万公里磨耗预测仿真,得到了不同运行里程下的车轮磨耗情况:车轮踏面和轮缘均有磨耗,且轮缘磨耗量显著大于踏面磨耗量;磨耗范围主要分布在-40mm~40mm之间,不同运行里程下车轮磨耗范围基本一致,且车轮磨耗外形基本相似;车轮磨耗深度随着运行里程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并且分析了不同轮轨磨耗程度下轮轨接触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不同磨耗阶段的等效锥度变化规律大体一致且差别较小,轮对横移量小于5mm左右时磨耗轮轨匹配的等效锥度大于标准轮轨匹配,而轮对横移量大于5mm左右时则刚好相反;不同磨耗阶段轮轨接触角变化规律也大体一致,轮对向左移动时,当轮对横移量在-8mm~-4mm范围内时,轮轨接触角随着运行里程数的增加而增加,当轮对横移量在-4mm~0mm范围内时,轮轨接触角随着运行里程数的增加而略微减小,轮对向右移动时变化不明显,但磨耗轮轨匹配的轮轨接触角略小于标准轮轨匹配。从直线运行性能和曲线通过性能两个角度,从车辆运行的稳定性、平稳性和曲线通过安全性三个方面分析了轮轨磨耗对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轨磨耗后地铁车辆运行稳定性降低,蛇形失稳临界速度变小,但轮轨磨耗对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影响较小。轮轨磨耗后车轮脱轨系数变大,在相同运行速度下,外轨上车轮脱轨系数整体上大于内轨上车轮,外轨上车轮最大脱轨系数小于0.8满足良好标准,内轨上车轮最大脱轨系数小于0.6满足优等标准。轮轨磨耗对轮轨横向力产生波动影响,外轨上车轮的轮轨横向力远远大于内轨上车轮,并且最大轮轨横向力小于37KN,在安全限值内。轮轨磨耗对轮重减载率影响较小,在相同运行速度下,前转向架1位轮对的最大轮重减载率比2位轮对的整体较大。
其他文献
我国西南区域地质构造发展,分布众多活跃断层带,围岩条件复杂给川藏线的修建带来新的挑战与要求,在活动断层错动作用下,穿越断层的隧道结构在交界面周边一定范围内容易出现应力分布不均匀,造成局部应力集中而出现裂损,研究穿越活动断层的隧道结构在错动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规律及隧道在错动作用影响范围内抗错断支护参数是地下工程抗震的难题之一。本文依托于川藏线康玉隧道工程实际,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三维围岩-隧道-断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建行业的日益发展,桥梁建设中广泛使用薄壁箱梁。在竖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箱梁发生变形而产生的横向内力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为解决桥面板横向配筋问题以及防止箱梁各板件纵向开裂现象,科研人员需要全心全意地研究箱梁横向内力。本文在研究和总结不同的横向内力计算方法基础上,考虑汽车荷载影响的混凝土箱梁桥面板横向内力。以单箱单室箱梁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针对单箱单室箱梁,推导
学位
随着建筑产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逐渐向着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建筑节能、环保和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因此大量现代建筑中出现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的设计。因此,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的受力性能的研究十分必要。本论文主要针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所涉及的部分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不同剪跨比下和不同分层高度比叠合梁的受力性能,分析植筋对叠合梁抗剪性能的影响;得出叠合梁跨中截面
学位
日光温室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反季节作物生产的设施农业建筑。目前现有的日光温室大都采用重质材料的砌筑墙体,属于被动式显热蓄热墙体结构,这类墙体不仅很厚占地面积大,而且其室内侧墙体的有效蓄热层厚度较小,温室墙体内部存在较厚的温度稳定层,导致墙体材料的蓄放热能力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为了提高墙体内部温度,挖掘温室墙体的蓄热和墙体对温室内热环境的调控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日光温室微热管阵列蓄热墙体,采
学位
波形腹板钢底板组合箱梁的底板采用平钢底板,使得箱梁结构重量减轻,提高了桥梁的跨越能力,同时解决了传统波形腹板组合箱梁中混凝土底板易开裂的问题,在充分发挥钢板的抗拉性能的同时也便于工厂化生产,提高了施工效率。这种鲜明的优势也使得该种结构在公路桥梁应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目前,该种结构在甘肃省内已经得到了应用,并将其进行了推广。本课题组在2019年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公路新型钢混组合桥梁成套技术研究及
在全球淡水资源匮乏大形势下,反渗透技术作为海水淡化、苦咸水再生的主要技术受到世界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如何通过新技术手段提升反渗透脱盐效率、降低反渗透能耗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作为反渗透技术的核心,反渗透膜的发展也经历了多次迭代更新,复合膜因同时具有抗污性能优异且物化性能稳定等优点,成为目前研究最广泛的膜种类。利用等离子体直接聚合方法在性能优良的基膜表面沉积功能皮层以制备高分离性能反渗透复合膜的新型
为了使有限元模型能尽可能地反映结构实际动力学特性,在模型修正过程中应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把数学中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概率统计理论应用到模型修正中,可达到改善模型修正结果的可靠性的目的。同时,模型修正在求解反问题的过程当中需要大量的迭代计算,因而需要构造能够替代有限元模型的数学模型来减小修正过程中的计算量。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在随机模型修正过程中分步修正及多目标函数修正的问题,研究了基于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