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地震作用下储液罐的简化分析及基底隔震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wa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固定顶储液罐在地震激励下的动力性能及基底隔震研究仍是结构分析中的重要课题。目前,在工程设计及理论分析中仍需解决的问题有:一方面是在结构分析设计中,往往忽略上部网壳顶盖与下部罐体的协同工作性能,导致结果难以反映出结构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是Haroun-Housner模型过于简化,只能从地震总响应角度来评价隔震储液罐的减震效果,不足以反映结构的真实响应。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基于附加质量法,考虑液体对流分量和脉冲分量,建立了储液罐三维简化的附加质量模型。通过分析比较相同水平地震激励下、不同高径比储液罐的Haroun-Housner模型、附加质量模型和流固耦合模型,来验证附加质量模型的合理性。然后针对某大型固定顶储液罐,初步分析了网壳顶盖在不同径向连接刚度下的稳定性能,进一步研究了网壳顶盖的水平地震响应,探讨了下部罐体、上下部径向连接刚度等因素对网壳顶盖动力性能的影响。最后在附加质量模型的基础上,基底引入FPS隔震支座,从罐壁变形及受力性能角度,系统地研究了基底隔震储液罐在不同场地条件下的非线性地震响应。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储液罐Haroun-Housner模型与流固耦合模型的结果有较大的偏差,而附加质量模型较好地吻合了流固耦合模型的结果。2、上下部协同工作性能对网壳顶盖的整体稳定性及动力性能影响较大。3、FPS隔震支座对大型固定顶储液罐的地震响应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有效地控制了液体的脉冲运动,避免罐壁发生屈曲破坏,但可能会放大液体的对流运动。4、隔震前,可以忽略液体对流分量对储液罐地震总响应的贡献,而隔震后不能忽略。5、不同的场地条件下,基底隔震储液罐的减震效果不同。
其他文献
Stewart平台是由美国学者Stewart设计六自由度飞行模拟器,其原理是通过控制作动杆的伸长或缩短实现两平台间的相对运动,各作动杆轴向力可以实现六个方向上的减振控制和跟踪控制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一个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我国沿海地区,地下水位普遍偏高,且多为软土地基,浅层地下水位变化较大,地基不稳定。在这样的环境中
我国辽阔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在现今社会高速发展的状态下,陆上资源日益枯竭,已经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石油勘探开发向海洋特别是深海区域拓展已经迫在眉睫。现
钢管混凝土由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合而成。钢材虽然具有各向同性、力学性能稳定、强度较高等优点,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而混凝土则是抗压性能较好、可塑性
工农业的高速发展及污水排放管理的不完善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并问题引起的藻类爆发随着工农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污水排放管理的不完善而日益加剧,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生态环境、经济
梁柱构件的连接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装配化施工和抗震性能的关键,目前常采用梁柱节点区现浇以加强连接整体性,这种方式严重制约着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发展。
随着世界建筑业的高速发展,混凝土毫无疑问是当今世界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生产约40000万吨的混凝土,因为城市建设、公路修建等建筑活动每年约产生4000
地震是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交汇处,历来地震活动频繁。但是在目前的理论和科技水平下,我们仍然无法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城市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基坑工程正朝着规模化、复杂化、纵深化的方向迈进。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诸如在设计和施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