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了2006、2007连续两年的快速发展后,基金业在证券市场上异常耀眼。又经历了2008年股市的大幅调整、2009年的强劲反弹,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以其低廉的投资成本、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以及透明、简单的运作方式而迅速成为基金市场上快速发展的指数基金品种,倍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从产品设计角度而言,ETF是一种跟踪并完全紧贴标的指数走势的指数基金,如果ETF的走势能够和标的指数的走势完全一致,则是一只运作成功的ETF。然而,现实中的ETF的走势与其标的指数之间是存在一定误差的,即ETF的收益率并不可能完全等同于标的指数的收益率,而ETF对其标的指数的跟踪误差就是衡量该只ETF的风险水平和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为了了解我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跟踪标的指数的情况,本文选取了运作期间超过三年的五只ETF:华夏上证50ETF、华安上证180ETF、易方达深证100ETF、华夏中小板ETF和友邦华泰上证红利ETF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种不同的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ETF的跟踪误差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集对分析理论,综合评价了各只ETF的跟踪误差情况,剖析了包括基金的申赎变化、分红以及交易费用等因素对跟踪误差的影响。通过本文的分析,不仅能够为ETF的投资者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提供实证依据,而且能够帮助基金经理认识到ETF运作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投资者更加理性、基金运作更加有效,提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投资效率。文章选择了我国证券市场上五只ETF,运用Eviews分析软件,对这五只ETF的跟踪误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1.通过采用跟踪偏离度波动率、绝对平均偏差以及回归分析三种计量方法的测算得出,华夏上证50ETF和华夏中小板ETF的跟踪效果不佳,尚未实现跟踪目标。建议投资者应该减小或者降低这两只ETF的投资,并且建议基金经理加强对华夏上证50ETF和华夏中小板ETF的运作管理。2.由于跟踪误差是通过计算而得出的结果,因此在计量跟踪误差的过程中抽样频率和收益率序列自相关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计量结果。经过实证分析得到:抽样频率分别为日、周、月的ETF的跟踪误差会随着抽样频率的降低而增大。为了使计算结果具有可比性,应该将根据不同频率的计算结果年化。3.基于跟踪偏离度波动率、绝对平均偏差以及回归分析这三种方法,集对分析理论综合地评价了我国ETFs跟踪标的指数的状况。实证结果得出,易方达深证100ETF和友邦华泰上证红利ETF日跟踪模型与实际的跟踪误差具有同一度,能较好地反映出真实的跟踪误差水平。4.ETF的跟踪误差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申赎量的变化、基金分红以及管理费、托管费和其它费用。事实上,影响ETF跟踪误差的因素有很多,并且这些因素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有着复杂的影响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某些因素是基金经理可以控制的,因此要求基金经理对于可控因素要加强管理,尽量缩小ETF与其标的指数之间的跟踪误差。全文包括以下三方面主要内容:1.根据ETF的发展状况、特点以及研究历史,给出衡量跟踪误差的理论依据和计量模型,设计出实证研究方案,以来测算我国ETF的跟踪误差水平。2.选取2007年7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之间各个ETF的复权收益率数据,利用跟踪偏离度波动率、绝对平均偏差以及回归分析这三种方法计算出这五只ETF的日均跟踪误差和年跟踪误差,并比较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集对理论综合评价了这五只ETF跟踪标的指数的效果,使分析结果更具可信度。3.实证分析影响我国ETF跟踪误差的主要因素,利用图示直观表达出影响因素与跟踪误差之间的关联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