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溅射法制备MgAlSnO薄膜及其特性的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esame_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电子信息化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显示技术在这其中更是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现有的显示技术中,无论是已规模化量产的TFT-LCD,还是作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显示技术AM-OLED,TFT阵列都是其核心技术。近年来,氧化物半导体TFT因其具有高迁移率、可见光区域透明、可低温制备等特性而受到了广泛关注,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新型TFT技术。本论文首次进行了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MgAlSnO三元复合金属氧化物薄膜的研究,并对其作TFT有源层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实验探索,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首先寻找最佳的磁控溅射工艺;针对磁控溅射设备工艺参数对制备MgAlSnO薄膜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发现溅射气压为0.6Pa、溅射功率为100W时,薄膜的生长速度最快,表面形貌最好,并在120nm的厚度下保持良好的非晶态。2、对锡酸镁进行不同化学配比的Al掺杂,探索MgAlSnO在不同Al元素掺杂比(Mg:Sn:Al=16:7:1/8:3:1/4:1:1/1:1:2)下对薄膜的表面形貌、光学透过率和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l元素比例的增加,薄膜表面粗糙度减小,表面更为光滑致密,可见Al元素的掺入有利于改善薄膜质量;不同配比的MgAlSnO薄膜在可见光波段的透过率不尽相同,但都保持在92%以上;对其MSM结构的电学性能测试发现电流密度和电压基本保持线性关系,说明MATO系列薄膜与Al电极和ITO电极之间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Mg2SnO4和大比例掺Al的MATO(1:1:2)薄膜的导电性较好;3、利用EDS定性分析所制备的MATO系列薄膜上物质元素的组成成分时,发现薄膜成分与靶材的的配比有一定的差距,但当靶材中Al元素低掺杂时,薄膜中还是能含有接近匹配含量的Al;4、在Mg2SnO4和MgAlSnO薄膜制备过程中通入少量氧气(O2/Ar=2/48)时,薄膜透过率都得到了提高,达到93%以上,部分比例薄膜导电性降低,说明通氧情况下,断裂氧键的金属原子会继续被氧化,透过率得到提高,薄膜中氧空位减少,用于导电的载流子浓度降低,导电性变差;5、300℃退火处理后Mg2SnO4和MgAlSnO薄膜仍保持非晶结构,薄膜表面光滑致密,导电性有所降低,主要是由于高温退火后薄膜中原子重组一次,氧空位缺陷减少,载流子浓度降低;6、在前期探索的良好的薄膜性能基础上,将MATO薄膜应用到TFT有源层,并结合光刻工艺进行了制备小尺寸TFT器件的初步试验。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新时代,东西两翼的重要性日趋显现,凭借着优越的地理自然资源禀赋及与周边互补合作优势,粤西在解决广东经济发
本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本设计首先确定建筑设计,其包括:建筑设计总说明,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等;结构设计部分首先进行平面布置及确定计算简图,依次计算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对飞秒激光诱导银离子还原的过程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由于激光聚焦的位置处会产生多光子吸收过程,这使得前驱体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了氧化还原反
涂敷目标的电磁散射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在雷达隐身和反隐身、雷达识别和反识别、精密制导及仿真技术领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准确、快速地分
随着我国微电子技术、纳米技术、国防工程、航天工程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微米/纳米尺度下的熔蚀、相变和热传导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微米/纳米尺度下物体熔蚀和传热过程涉及
本文提出的毫米波暗箱测试系统,属于半实物仿真系统的一种,主要用于在室内检测毫米波干扰机的干扰性能。系统设计的原理是根据干扰机干扰被动毫米波探测器的试验结论。通过在
Meterpreter会话是使用Metasploit渗透框架溢出目标Windows主机后,对侵入的Windows主机进行进一步渗透利用,全面掌控侵入的Windows主机,获得目标主机进程注入型连接。全面掌
光波导是一个有低折射率包围的较高折射率的区域,能够凭借全反射原理将光限制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进行传输的器件,是集成光学的基本组成部分。随着集成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形
采用浓碱法(40 mg·mL-1NaOH)辅助冻融、加热方法提取混合海洋硅藻粗多糖,通过比较粗多糖得率、总糖、蛋白质及硫酸基含量筛选提取方法,并利用最佳方法提取的粗多糖作为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