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在脊椎动物,心脏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多种基因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顺次精确表达与相互作用,这个过程被轻微的扰乱就可能会造成先天性心脏病(congential heart disease, CHD)的严重后果[1]。CHD的发病率较高并且病情严重,但目前对CHD的病因大多尚不清楚。锌指转录因子GATA4(GATA binding factor4, GATA4)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细胞前体的早期标志,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与心脏发育密切相关的转录调控因子之一,该基因突变则可能导致基因产物的转录活性下降,并影响其它心脏发育相关因子发挥作用,从而影响心脏发育,导致CHD[2-5,6]。研究CHD患者GATA4基因突变情况,有助于更好理解CHD发生的原因,从而将可能用于CHD的风险性预测、早期诊断、以及基因治疗。我们选择中国华东地区50例单纯性CHD患者,研究GATA4基因外显子2-7突变情况,以期明确GATA4基因参与CHD形成的机制。 方法:1.实验组选取2006年10月-2007-11月在蚌埠医学院儿科及胸外科住院的单纯性CHD病例50例,均由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和/或手术确诊;健康对照组人群为安徽省立医院儿科门诊健康体检者100例,各采集2ml外周全血,加入含ACD抗凝剂试管,采用饱和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2.设计GATA4基因所有编码外显子2-7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GATA4基因所有编码外显子2-7及其两侧各50个碱基以上的序列,并直接测序,与人类8p23.1-22 GATA4基因组序列(编号:NM_002052.2)比较,以发现序列中的碱基变化。 结果:序列图中,50例实验组中发现1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患者GATA4外显子2第431位核苷酸存在C→T转换(c.431C→T),根据cDNA序列预测,导致相应的GATA4基因第二转录激活区的第144位的丙氨酸(Ala)被缬氨酸(Val)取代(A144V),在100例正常对照组中未发现GATA4外显子2存在c.431C→T。 结论:在单纯性CHD患者GATA4基因外显子2第431位核苷酸存在C→T转换,导致相应的第144位的Ala被Val取代,此为一个新的突变点,A144V可能引起GATA4转录活性降低,这可能是该基因突变引起CHD的一种潜在机制,但其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